◆ 相关新闻列表
  “涨工资最幸福”的启示   [7094]
  要“幸福”,先扫拦路虎   [5537]
  三一状告美国:中企不能再...   [7248]
  收入分配改革须靠民众   [7258]
  中国增资IMF,应防份额...   [6847]
  不仅要为痴呆症正名 更需...   [4524]
  星巴克的“大瓷大杯”   [4582]
  堕胎背后,是失败的性教育   [6952]
  幸福,不是问出来的   [6085]
  高速路拥堵: 世上没有免...   [5832]
  大陆:节假日要休假更要休...   [4263]
  购物卡实名制乱象背后:单...   [6423]
  大陆应谨防妖魔化“捐精”   [6275]
  大陆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3143]
  中国教育去行政化要落到实...   [4762]
  默克尔为何主张紧缩救欧洲...   [7305]
  面对强悍的360,百度真...   [9374]
  西安大造人工湖 “重回盛...   [5212]
  中国签证新规无碍华人身份...   [7204]
  游客行为事关国家形象,政...   [6371]
  中国人别对房产税寄望过高   [5029]
  是时候重温奥林匹克精神了   [3974]
  “扶老人恐惧症”之解   [2584]
  中国外储会在5年内耗尽?...   [7438]
  让球沉疴,该休矣!   [3967]
  中外合作办学 大胆前行   [6018]
  中非交流,企业先行   [6431]
  华人应如何看待种族歧视问...   [2759]
  救救“道德落水者”   [4693]
  中粮食浪费何其惊人   [5938]
中国“全球第二富”,不惊不喜不骂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16/2015      点击次数:5726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富裕的国家了吗?瑞士投行瑞信13日发表最新《全球财富报告》,给中国挂了这个新头衔。
 
  报告给出一系列数据,都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中核心数据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1.09亿名,已经超过美国9200万名,居全球第一位。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更是日本的十余倍,总共有1亿中产阶级,与中国人的真实感受相比不算离谱。
 
  但就是中国“全球第二富”这个结论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它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不太客观。中国社会的财富总量处在美国和日本中间的世界第二位,大概真实。但我们常说它在中国庞大人口中一平均就会严重摊薄,这不仅是一种算法,更反映了中国人的真实境遇,而它与“全球第二富”头衔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显然是矛盾的。 


  瑞信是1856年就已成立的投资银行,它搜集数据的方式比较严谨,条理也算清晰,但就是西方国家的国情、社情与中国相差太大,适用于西方的评价体系套到中国复杂的大社会上,总有哪一点不对劲,欠了那么关键的几寸。
 
  比如中国1亿多中产阶级的购买能力可能与西方中产阶级差不太多,但是中国中产阶级生存的软环境,他们应对个人及家庭风险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质量,恐怕都还不如西方的中产阶级。
 
  我们相信瑞信的报告不是为了“捧杀中国”,它给出的调查结果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亦有一定价值。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应当予以否定的报告,但如果全盘接受它,以它为评价中国财富的新基准,那我们就会被引入误区。
 
  实际上西方社会科学带给我们无数新的视角,也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但它们都是以西方社会为基础生长出来的学问,用来研究中国时往往难以到位。比如“中产阶级”这个词很有启发性,但它在中国使用很难形成在西方使用的准确性,很多中国人都犹豫:我究竟算不算中产阶级呢?而这样的疑惑在西方就很少有。
 
  比如中国中西部一名事业单位职员有一套单价较低、但面积不小的住房,衣食无忧。北上广有一位没户口,贷款买了一套面积不大、但总价很高住房的打工者,后者比前者挣钱多多了,财富总量也高于前者,但生活压力也大得多。他们两人谁更算中产阶级呢?
 
  中国地域差距巨大,“体制内”和“体制外”也有很不对称的一些元素,而这一切是外国研究者很难深入洞察的。遗憾的是,中国人自己至今也讲不清楚中国社会内部差异的种种奥秘,对“体制”这一相当核心的要素,也尚缺少能引起震动的论述。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西方研究机构和媒体谈论中国富或者穷,强或者弱,中国人听了的感受都挺复杂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既不喜欢露富,又受不了被蔑视,因而外界说什么我们都挺敏感。同时也是因为无论外界怎么评价中国,都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既像又不像,他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中国人外国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中国是没有得到真实描述的国家,这里还有一片认识的处女地。谁能把中国讲清楚了,谁能推出一套对中国现实咬合准确,又能被外界服膺、接受的认识系统,他(它)就将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学者或机构。
 
  我们呼唤这样的学者和机构出现。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