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中国“全球第二富”,不惊不喜不骂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16/2015      点击次数:5726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富裕的国家了吗?瑞士投行瑞信13日发表最新《全球财富报告》,给中国挂了这个新头衔。
 
  报告给出一系列数据,都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中核心数据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1.09亿名,已经超过美国9200万名,居全球第一位。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更是日本的十余倍,总共有1亿中产阶级,与中国人的真实感受相比不算离谱。
 
  但就是中国“全球第二富”这个结论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它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不太客观。中国社会的财富总量处在美国和日本中间的世界第二位,大概真实。但我们常说它在中国庞大人口中一平均就会严重摊薄,这不仅是一种算法,更反映了中国人的真实境遇,而它与“全球第二富”头衔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显然是矛盾的。 


  瑞信是1856年就已成立的投资银行,它搜集数据的方式比较严谨,条理也算清晰,但就是西方国家的国情、社情与中国相差太大,适用于西方的评价体系套到中国复杂的大社会上,总有哪一点不对劲,欠了那么关键的几寸。
 
  比如中国1亿多中产阶级的购买能力可能与西方中产阶级差不太多,但是中国中产阶级生存的软环境,他们应对个人及家庭风险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质量,恐怕都还不如西方的中产阶级。
 
  我们相信瑞信的报告不是为了“捧杀中国”,它给出的调查结果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亦有一定价值。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应当予以否定的报告,但如果全盘接受它,以它为评价中国财富的新基准,那我们就会被引入误区。
 
  实际上西方社会科学带给我们无数新的视角,也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但它们都是以西方社会为基础生长出来的学问,用来研究中国时往往难以到位。比如“中产阶级”这个词很有启发性,但它在中国使用很难形成在西方使用的准确性,很多中国人都犹豫:我究竟算不算中产阶级呢?而这样的疑惑在西方就很少有。
 
  比如中国中西部一名事业单位职员有一套单价较低、但面积不小的住房,衣食无忧。北上广有一位没户口,贷款买了一套面积不大、但总价很高住房的打工者,后者比前者挣钱多多了,财富总量也高于前者,但生活压力也大得多。他们两人谁更算中产阶级呢?
 
  中国地域差距巨大,“体制内”和“体制外”也有很不对称的一些元素,而这一切是外国研究者很难深入洞察的。遗憾的是,中国人自己至今也讲不清楚中国社会内部差异的种种奥秘,对“体制”这一相当核心的要素,也尚缺少能引起震动的论述。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西方研究机构和媒体谈论中国富或者穷,强或者弱,中国人听了的感受都挺复杂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既不喜欢露富,又受不了被蔑视,因而外界说什么我们都挺敏感。同时也是因为无论外界怎么评价中国,都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既像又不像,他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中国人外国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中国是没有得到真实描述的国家,这里还有一片认识的处女地。谁能把中国讲清楚了,谁能推出一套对中国现实咬合准确,又能被外界服膺、接受的认识系统,他(它)就将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学者或机构。
 
  我们呼唤这样的学者和机构出现。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