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的财富谁也带不走   [8114]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化解叙...   [6107]
  苹果变平庸 美国创新力并...   [8443]
  中石油高管被查警示央企改...   [8402]
  阿里APP“来往”、网易...   [8253]
  中国何时能真正战胜日本?   [6053]
  微信骚扰用户、危及社会安...   [8347]
  书写汉字 亦可传承中国传...   [4917]
  中国人走出国门 可别“衣...   [5739]
  北京担心债务与房价危机共...   [6552]
  “只想和你睡觉”的富豪相...   [5925]
  投资保增长,宜舍“铁公机...   [6042]
  齐默曼案:应以和平来赢得...   [7059]
  “洋中药”受宠背后:窝里...   [6829]
  “江水泡饭”:千万别拿习...   [7314]
  “房产热”致经济危机,中...   [63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   [5309]
  在美国卖肉夹馍并不易 公...   [7598]
  “股改”不是体面地抢钱   [6358]
  重视公共安全从公交车抓起   [4971]
  求职拼爹找“关系”愁煞毕...   [8361]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   [7072]
  少年“强”,则中国“强”   [4874]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6320]
  食品安全关乎大国形象   [7418]
  大陆乡村幼儿园仍处在监管...   [5109]
  中国不妨学学美国的外交战...   [6072]
  灾区救援需整合官民力量   [4752]
  留学生来美 不可因噎废食   [4227]
  面对禽流感 中国可以更从...   [6213]
中国“全球第二富”,不惊不喜不骂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0/16/2015      点击次数:5726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富裕的国家了吗?瑞士投行瑞信13日发表最新《全球财富报告》,给中国挂了这个新头衔。
 
  报告给出一系列数据,都有一定的可信性。其中核心数据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1.09亿名,已经超过美国9200万名,居全球第一位。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更是日本的十余倍,总共有1亿中产阶级,与中国人的真实感受相比不算离谱。
 
  但就是中国“全球第二富”这个结论虽然有些含混不清,但它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不太客观。中国社会的财富总量处在美国和日本中间的世界第二位,大概真实。但我们常说它在中国庞大人口中一平均就会严重摊薄,这不仅是一种算法,更反映了中国人的真实境遇,而它与“全球第二富”头衔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显然是矛盾的。 


  瑞信是1856年就已成立的投资银行,它搜集数据的方式比较严谨,条理也算清晰,但就是西方国家的国情、社情与中国相差太大,适用于西方的评价体系套到中国复杂的大社会上,总有哪一点不对劲,欠了那么关键的几寸。
 
  比如中国1亿多中产阶级的购买能力可能与西方中产阶级差不太多,但是中国中产阶级生存的软环境,他们应对个人及家庭风险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质量,恐怕都还不如西方的中产阶级。
 
  我们相信瑞信的报告不是为了“捧杀中国”,它给出的调查结果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亦有一定价值。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应当予以否定的报告,但如果全盘接受它,以它为评价中国财富的新基准,那我们就会被引入误区。
 
  实际上西方社会科学带给我们无数新的视角,也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但它们都是以西方社会为基础生长出来的学问,用来研究中国时往往难以到位。比如“中产阶级”这个词很有启发性,但它在中国使用很难形成在西方使用的准确性,很多中国人都犹豫:我究竟算不算中产阶级呢?而这样的疑惑在西方就很少有。
 
  比如中国中西部一名事业单位职员有一套单价较低、但面积不小的住房,衣食无忧。北上广有一位没户口,贷款买了一套面积不大、但总价很高住房的打工者,后者比前者挣钱多多了,财富总量也高于前者,但生活压力也大得多。他们两人谁更算中产阶级呢?
 
  中国地域差距巨大,“体制内”和“体制外”也有很不对称的一些元素,而这一切是外国研究者很难深入洞察的。遗憾的是,中国人自己至今也讲不清楚中国社会内部差异的种种奥秘,对“体制”这一相当核心的要素,也尚缺少能引起震动的论述。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西方研究机构和媒体谈论中国富或者穷,强或者弱,中国人听了的感受都挺复杂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既不喜欢露富,又受不了被蔑视,因而外界说什么我们都挺敏感。同时也是因为无论外界怎么评价中国,都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既像又不像,他们只说对了一部分,而另一部分中国人外国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中国是没有得到真实描述的国家,这里还有一片认识的处女地。谁能把中国讲清楚了,谁能推出一套对中国现实咬合准确,又能被外界服膺、接受的认识系统,他(它)就将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学者或机构。
 
  我们呼唤这样的学者和机构出现。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