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从“养”到“用”,破解老...   [5414]
  中国:央企扎堆造地王 丢...   [7446]
  承认知识价值,干嘛还得总...   [6502]
  直升机撒钱的表象与本质   [6849]
  收取古城维护费是抓小放大   [5717]
  最心酸儿童节礼物:要反思...   [7482]
  魏则西之后,癌症免疫治疗...   [6814]
  公共律师在转型社会中的角...   [8643]
  降首付无法解决中国楼市高...   [7553]
  中国如何挤压信贷泡沫?   [6933]
  权利秩序:医疗领域的治道...   [7219]
  “唱空中国”是吓唬市场   [4782]
  川普首战折戟释放了什么信...   [6925]
  哈佛招生趋向引华人担忧 ...   [5620]
  中国房地产去库存:国家任...   [8735]
  在华跨国公司进入竞争常态   [6069]
  中国IP电影还能热多久?   [4705]
  希拉里称将寻“51区”真...   [9912]
  中国大跌休市背后逻辑:央...   [7960]
  谁是下一次金融危机的推手...   [6387]
  如何关怀经历堕胎的女性?   [5829]
  中国“垄断倒卖民工火车票...   [5178]
  靠电子商务拯救世界?   [6359]
  如果早有屠呦呦 古罗马不...   [5826]
  高校追星,勿忘尊重学术   [5847]
  不能等到用工荒才想起职业...   [7544]
  中国:端平供需,谁需调整...   [6376]
  中国房地产内部结构失衡:...   [6023]
  创业不存在好时代和坏时代   [5244]
  “共享经济”不能成“网约...   [4802]
高校追星,勿忘尊重学术
来源:侨报网消息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2/6/2015      点击次数:5847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宣布聘任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事件一经报道后,竟然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应。褒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其实很简单,邓亚萍是否能够胜任兼职教授工作,只要交给事实就能定论。

据媒体公开报道,对于邓亚萍获任法大兼职教授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质疑中国政法大学聘任其为兼职教授存在程序问题;二是邓亚萍在体育领域取得过杰出成就有目共睹,同时拥有剑桥博士的学位,能够胜任此职位。

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对与错也不是任何一方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断定的。从名人到大学兼职任教,邓亚萍不是第一人。而此次事件所引发的争议,更多的还在于民众对一直以来高校疯狂地聘请官员、明星、名人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且大多没有产生积极意义的做法所不满。

民众的担忧可以理解,但也并非所有名人到大学兼职任教都是失败的。大陆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也曾受聘于西北师范大学任兼职教授,而正是因为其相对高水平的演讲能力和实践经验,给这所大学的学生带来了正面影响。

事实证明,名人到高校任教不能一概而论,但前提是其真的有助于学校的学术发展,不能靠“名人效应”满足少数人的需求。邓亚萍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后能否胜任,也不完全取决于其特长是否与该校强项专业相吻合,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她作为兼职教授能否尽职尽责。水均益能够胜任教授,那也不妨让邓亚萍去试一试,让事实判断民众今日的担忧是否正确。

此事更应该值得民众注意的是,高校在聘任兼职教授时,从程序上、信息披露上都要充分尊重学术规范,而非过多地掺杂行政化因素。如中国政法大学此次聘请邓亚萍的决定最终是由人事处审核通过,显然缺乏作为一家学术机构的客观判断。

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中国大学学术的自治与决策权力,至今没有搞清是由教授决定,还是行政官员主导。如若在行政权力欺凌学术权力的背景下,不仅不可能培养出人才,反而可能蕴藏各种丑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无疑是办好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其前提是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并祛除学术权力行政化。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