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宽松货币救不了中国经济   [8265]
  大上海的安全漏洞   [7441]
  股市井喷时别只记得欢呼   [5237]
  “拯救”中国大兵   [5402]
  华府专家谈台湾选举:两岸...   [5027]
  高速公路还贷到期岂能继续...   [4476]
  腾讯及电信下属动漫网等2...   [7857]
  超标办公楼是在挖谁的“墙...   [7104]
  存款保险制不是“狼来了”   [8435]
  中国:坚定推进大学校长职...   [7194]
  开进波士顿的中国地铁   [6724]
  “沪港通”会是下一个“自...   [7286]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油价狂...   [7047]
  中国:银行换“芯” 收费...   [6923]
  中国拿什么向贫困宣战?   [5717]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   [4719]
  千亿美元旅游逆差提出什么...   [8221]
  中国:“房市不限购就健康...   [7207]
  境内“打虎”,海外“猎狐...   [5803]
  黄金价格下跌或与经济改善...   [7158]
  美企赴华PK中企来美 两...   [7495]
  阿里巴巴上市观察:颔首低...   [6704]
  苏格兰启示录:分离总是有...   [6441]
  中国:公车拍卖不能变成“...   [7064]
  房祖名吸毒之错该不该归咎...   [6819]
  “倒韩”新波 公共辩论的...   [5596]
  中国:下班途中买菜出意外...   [8552]
  美国“高铁梦”成了“世界...   [7224]
  中国:北上广深楼市的“限...   [7099]
  抗击埃博拉:“关键时刻,...   [5633]
高校追星,勿忘尊重学术
来源:侨报网消息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2/6/2015      点击次数:5847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宣布聘任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事件一经报道后,竟然引发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反应。褒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其实很简单,邓亚萍是否能够胜任兼职教授工作,只要交给事实就能定论。

据媒体公开报道,对于邓亚萍获任法大兼职教授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质疑中国政法大学聘任其为兼职教授存在程序问题;二是邓亚萍在体育领域取得过杰出成就有目共睹,同时拥有剑桥博士的学位,能够胜任此职位。

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对与错也不是任何一方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断定的。从名人到大学兼职任教,邓亚萍不是第一人。而此次事件所引发的争议,更多的还在于民众对一直以来高校疯狂地聘请官员、明星、名人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且大多没有产生积极意义的做法所不满。

民众的担忧可以理解,但也并非所有名人到大学兼职任教都是失败的。大陆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也曾受聘于西北师范大学任兼职教授,而正是因为其相对高水平的演讲能力和实践经验,给这所大学的学生带来了正面影响。

事实证明,名人到高校任教不能一概而论,但前提是其真的有助于学校的学术发展,不能靠“名人效应”满足少数人的需求。邓亚萍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后能否胜任,也不完全取决于其特长是否与该校强项专业相吻合,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她作为兼职教授能否尽职尽责。水均益能够胜任教授,那也不妨让邓亚萍去试一试,让事实判断民众今日的担忧是否正确。

此事更应该值得民众注意的是,高校在聘任兼职教授时,从程序上、信息披露上都要充分尊重学术规范,而非过多地掺杂行政化因素。如中国政法大学此次聘请邓亚萍的决定最终是由人事处审核通过,显然缺乏作为一家学术机构的客观判断。

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中国大学学术的自治与决策权力,至今没有搞清是由教授决定,还是行政官员主导。如若在行政权力欺凌学术权力的背景下,不仅不可能培养出人才,反而可能蕴藏各种丑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无疑是办好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其前提是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并祛除学术权力行政化。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