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宽松货币救不了中国经济   [8265]
  大上海的安全漏洞   [7441]
  股市井喷时别只记得欢呼   [5237]
  “拯救”中国大兵   [5402]
  华府专家谈台湾选举:两岸...   [5027]
  高速公路还贷到期岂能继续...   [4476]
  腾讯及电信下属动漫网等2...   [7857]
  超标办公楼是在挖谁的“墙...   [7104]
  存款保险制不是“狼来了”   [8435]
  中国:坚定推进大学校长职...   [7194]
  开进波士顿的中国地铁   [6724]
  “沪港通”会是下一个“自...   [7286]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油价狂...   [7047]
  中国:银行换“芯” 收费...   [6923]
  中国拿什么向贫困宣战?   [5717]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   [4719]
  千亿美元旅游逆差提出什么...   [8221]
  中国:“房市不限购就健康...   [7207]
  境内“打虎”,海外“猎狐...   [5803]
  黄金价格下跌或与经济改善...   [7158]
  美企赴华PK中企来美 两...   [7495]
  阿里巴巴上市观察:颔首低...   [6704]
  苏格兰启示录:分离总是有...   [6441]
  中国:公车拍卖不能变成“...   [7064]
  房祖名吸毒之错该不该归咎...   [6819]
  “倒韩”新波 公共辩论的...   [5596]
  中国:下班途中买菜出意外...   [8552]
  美国“高铁梦”成了“世界...   [7224]
  中国:北上广深楼市的“限...   [7099]
  抗击埃博拉:“关键时刻,...   [5633]
中国大跌休市背后逻辑:央行诸多两难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6/2016      点击次数:7960

中国A股于新年首日大幅下跌,沪深300指数于下午1时12分和1时33分连续触及5%和7%的熔断阀值,按照熔断机制的设计,全天交易提前结束。这是熔断机制建立以来首次被触发。《人民日报》头版刚刚刊登了对“权威人士”的专访,其中第六条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而对股民而言,阵痛却来得如此之快。我很认同中国的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不够健全、投资者结构不够合理、熔断机制有其局限性等等分析观点,这些需要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投资者培养来完成。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开年大跌,总是有原因的,表象的原因是什么,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既然阵痛不可避免,有没有可能减轻?

开年大跌是多项利空因素交织引发的恐慌性踩踏

由于201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录得近1%的跌幅,所以开年股市的下跌行情并不令人意外,但沪深300指数大跌7%并连续触及两级熔断机制而休市,这样的故事估计超出了所有人想象。某种意义上看,这更像是一次黑天鹅事件,因为从各项因素分析,似乎没有这种量级的利空消息凭空出现。这更可能是几项利空因素交织而引发的恐慌性踩踏。

首先是基本面。12月官方PMI录得49.7,低于预期,连续5个月处于景气线之下。这当然是一个股市基本面的利空因素,不过从中国股市的过往历史来看,这绝对不是股市下跌的关键因素,更不可能是大跌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供给端。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对持股5%以上的股东和高管实施的减持禁令,今年1月8日就要到期了,据业内测算,规模达万亿以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确实会对股市形成不小利空。

再次是流动性预期。人民币年末贬值压力加大,为了不让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态势出现超调的局面,央行并没有如市场预期般在年末降准(降准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11、12月资本外流加剧造成的基础货币缺口未能完全补充(央行在这两个月分别实施了1000亿的MLF操作)。这给市场形成了货币环境可能会收紧的预期。

最后是实际的流动性紧张。去年11月外储环比下降872亿美元,而央行口径外占下降3158亿人民币元(意味着基础货币减少3158亿),12月从形势上看与11月相仿,这相当于基础货币减少了5、6千亿,亟待补充。年末的降准没有出现,而新年首个工作日又有2500亿的MLF操作到期,目前尚不清楚这批MLF是否有续作或足额续作,不过从市场上金融机构资金交易员到处吆喝借钱的状况来看(已经有大半年没出现过这种状况了),资金面应该出现了骤然收紧的状况。

流动性是现代金融的命脉,在经济基本面、二级市场股票供给端和流动性预期都存在利空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的突然收紧或许放大了这些利空因素,从而形成了股市的恐慌,进而演变成踩踏,最终触发了中国股市历史上首次熔断休市。

流动性背后的逻辑,央行多个两难

在国际金融政策中,有一个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理论,即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三个目标。中国央行正面临这样的局面,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下,一方面,出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需要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短期的“贬值”可以接受,但应是适度的,不能出现过度超调的情况;另一方面,又希望尽可能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于是,就出现了本文上一章节描述的局面,本该通过降准等手段补充因资本外流造成的基础货币缺口的时候,却因为稳定汇率的因素,推迟了政策的实施时间。这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两难。

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涉及结构调整,如果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侧),货币环境至少应该保持中性,让经济体中的僵尸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完成市场有效出清的同时,自然能达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目的。而另一项任务“降成本”,却又要求货币环境至少是适度宽松的,这也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完成十三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所必需的。这是调结构和稳增长的两难。

近年来,随着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形形色色的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形成了不同于传统信贷的巨大蓄水池,央行投放再多的货币,都会被这个池子吸纳,然后才流向实体经济。这个池子一定程度上就像凯恩斯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吞噬所有新增的货币,让货币在金融市场间打转,而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降程度有限。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期撰文称,由于金融创新的加速,降准并不必然导致融资成本下降。于是,从传统理论来看,加大货币投放可能推高某个市场的泡沫(如股市、楼市),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也不必然导致融资成本的下降,这可能也是央行延迟降准的原因。然而,从现状来看,减少投放则肯定无助于实体经济成本的下降。这是防风险与降成本的两难。

由于金融创新的加速,事实存在的金融综合化经营正愈演愈烈。我去年6月1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的一篇旧文《中国金融混业经营是福是祸?》中,援引世界银行和IMF关于金融体系改革的研究,新兴市场国家在进行金融体系改革时,如果同时进行的事项过多,经常引发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维持金融市场整体稳定是央行的主要职责,目前金融体系的各项重大改革也基本是由央行主导,然而央行主要负责的是宏观审慎管理,行业监管由三会负责,在目前的分业监管体系中,其所能起到的监管作用非常有限。这是职责与权限的两难。

超越两难,减轻不可避免的阵痛

央行面临如此多的两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有很多目标要兼顾。在多重目标受到经济理论或者制度环境约束的情况下,要同时达成这些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以史为镜,从中外经济体发展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在新年首个工作日股市因大跌而触发二次熔断被迫休市的时刻,我脑海中浮现出日本1990年初股市崩盘的情景。早期的经济学家,经常将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股市、楼市泡沫相继破灭而进入经济失速时代的原因,归罪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认为日元的快速升值是导致泡沫快速积累继而破灭的元凶。后来,不断有经济学家质疑上述观点,因为同样身处“广场协议”,同样经历了本国货币快速升值的前联邦德国,并没有出现这种局面。于是,在高杠杆不断推高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的过程中,日本央行依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实施的紧缩货币政策,逐渐被认为是日本进入“失去的十年”的主要诱因。

世界上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CEO达里奥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对世界上多个经济体在危机发生前后的去杠杆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于2011年左右完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作论文《深度观察去杠杆》(”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s”)。其中列举了几个不成功的去杠杆例子,包括1990年的日本,大萧条早期的美国,和08金融危机刚开始的美国。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紧缩的货币环境。而与之相对的,在成功的去杠杆例子中,比如1933-1937年的美国,1947-1969年的英国,和2009年3月实施QE(量化宽松)后的美国,都经历了宽松的货币环境和本国货币贬值的阶段,这也使名义增长率超过了名义利率,债务对收入的比例出现了下降。

结果就是成功去杠杆的国家,经济增速很快恢复并稳定下来,杠杆水平(总债务/GDP)也得以下降。而去杠杆失败的国家,经济增速下降,陷入费雪的债务通缩螺旋中,杠杆不降反升,比如1990年以后的日本,步入了“失去的十年”,进入21世纪都没能完全恢复过来。而自2013年上半年,日本央行开始实施QQE(日本版量化宽松)以来,日本经济渐有起色,目前已逐步摆脱通缩状态,向着2%的通缩目标迈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近期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一文也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仅是对经济短期的刺激,同时满足结构转型中的资金需求,是结构改革的润滑剂。其理念与达里奥论述的去杠杆(调结构)国家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不谋而合的。因此,保持货币环境事实上的宽松,做好市场预期管理,似乎就成为了减轻阵痛,完成去杠杆、调结构的经济转型的关键。

最后引用《人民日报》专访的“权威人士”的原话做结尾,“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