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药品价格改革:取消政...   [7322]
  中国股市不会听巴菲特指挥   [5196]
  导游为恶 谁在纵容?   [5012]
  中国:别再让消费者“雾里...   [7022]
  中国:以平常心看待公务员...   [7591]
  美“制造业回归”说易行难   [7414]
  世界不会有第二个新加坡   [7205]
  中国职业年金不应只有“体...   [5449]
  美国权力与智力日益脱节   [6177]
  俄罗斯新意识形态的历史魅...   [6812]
  中国:“买得起”应成楼市...   [6387]
  评论:从麦当劳看美国反“...   [6348]
  8成上海职场女性称未受歧...   [7459]
  治理官员“懒政”,要从小...   [6087]
  保加利亚新娘集市:十几岁...   [4795]
  韩国男性结婚平均花136...   [6174]
  中国人所买日本马桶盖大米...   [8912]
  刺破雾霾“穹顶” 关键在...   [5516]
  网络有禁区 触网当谨慎   [6044]
  经济利益和飞行安全,哪个...   [6205]
  赴韩整容,前面是捷径还是...   [6834]
  低油价考验拉美产油国耐力   [6114]
  终结“自愿加班”需动社会...   [4507]
  “舌尖上的安全”是社稷之...   [7893]
  假货,共同的敌人需共同面...   [5973]
  盖茨喝“粪”水,慈善就要...   [7554]
  “开党组会议讨论给领导送...   [6239]
  美国开征碳税正当其时   [7059]
  倒奶事件为何会发生在中国...   [7634]
  油价下跌将扰乱企业定价策...   [5227]
教育类APP应向有害信息说“不”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1/9/2019      点击次数:6915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中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近几年,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各类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可自动甄别学习者学习状态,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指导,实现对学习者个性化的测评与辅导,建立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但如今,网络上五花八门的APP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更不乏“三观不正”、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类APP、在线教育课程等软件应用,充斥着大量广告,并打着“互联网+教育”“知识付费”的旗号向用户收取高额费用,实际上无法保证制作水平和运营质量,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除了教育部明确指出的色情暴力、商业广告等问题,有害内容还包括诱导收费、给明星打榜打赏、涉假造谣、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变相加重课业负担等诸多方面。网络应用的内容审核技术本不复杂,但是某些APP开发商为了压缩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往往缺乏有效的审核管理,甚至采取放任的态度。

  有害APP在校园泛滥成灾,有关部门对APP开发、运营监管不力难辞其咎,而另外一大原因就是部分学校与APP运营商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由于教育类手机软件的目标客户群体主要是在校学生,很多APP商家便通过发放奖品、赞助项目或者直接给回扣的方式,请学校帮忙推广,引导学生下载使用其软件。而其中那些有害的教育类APP一旦进入校园,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还可能污染校园风气,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

  教育类APP一定要坚持教育为本原则,在内容审核方面,应杜绝一切有害信息以及商业广告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内容;在商业模式方面,不能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在信息安全方面,要不断提升技术防护能力,保障用户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另外,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向学生和家长推广使用之前,应对教辅APP内容进行评估,合理选择,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不增加教师工作和学生课业负担;而学生和家长在使用教育类APP时,也要慎重,不要过度依赖,更不要盲目下载不明软件而令有害信息乘虚而入。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校园的教学管理责任更加艰巨,而教育类手机应用同样亟待整治。此次教育部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只有对教育APP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坚决向有害信息说“不”,才能为学生打造一片学习净土,保障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