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来源: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9/2012      点击次数:1072

中国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委近日出台了一份关于节能减排的新方案,该方案提到,未来5年将加快推进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改革,全国公务用车将试行按车牌号码尾数每周限行一天。

公务用车的种种乱象,早已为民众所诟病。在庞大的公务车数量暂时无法减少的客观情况下,让公务车每周“休息”一天,不失为一个务实的好办法。从方案内容看,每辆公务车每个星期都有一天限行,实际效果等于减少了20%的公车。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这一方案的初衷是节能减排,但却有意无意“剑指”公车改革,或许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过,从民间的反应来看,公众对于这一新规并不是十分乐观。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公车数量巨大,公车私用屡禁不绝,公车使用在事实上处于无监管状态,甚至在有的地方,主管官员自己都弄不清楚本地到底有多少公车。


公众还担心,公车按尾号限行,弄不好会引发公车数量的增长。北京从2008年起实施汽车尾号限行,初期确实起到了减缓交通拥堵的效果,但不久之后,北京的汽车数量仍然不可遏制地增加,以至于不得不实行摇号购车。道理很简单,既然每辆车每个星期要限行一天,一些人就干脆再买辆车,保证随时开车出行。对于“不差钱”的政府机构来说,这种做法是很有可能的。因此,在实行公车限行之前,一定要设计好相关的配套制度,控制公车总量,不然,公车限行的实际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公车限行,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监管。具体方案该怎么施行、谁来监督?如果不能放开外部监督,如果不能对违反公车限行规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罚,“公车限行”这一规定恐怕要和“禁止公车私用”一样,沦为“纸上谈兵”。


此外还应看到,尽管公车数量庞大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机构公车都超额。如果“一刀切”进行公车限行,这部分机构的公务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不至于影响公务,这些机构可能会想出其它“变通”方法,如此一来又会增加办公经费,这就跟公车限行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总之,要真正削减公车使用成本,不能止于限行,还应该对公车实行“限购”,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这才是治本之策。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