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宽松货币救不了中国经济   [8265]
  大上海的安全漏洞   [7441]
  股市井喷时别只记得欢呼   [5237]
  “拯救”中国大兵   [5402]
  华府专家谈台湾选举:两岸...   [5027]
  高速公路还贷到期岂能继续...   [4476]
  腾讯及电信下属动漫网等2...   [7857]
  超标办公楼是在挖谁的“墙...   [7104]
  存款保险制不是“狼来了”   [8435]
  中国:坚定推进大学校长职...   [7194]
  开进波士顿的中国地铁   [6724]
  “沪港通”会是下一个“自...   [7286]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油价狂...   [7047]
  中国:银行换“芯” 收费...   [6923]
  中国拿什么向贫困宣战?   [5717]
  中国游客 你乱扔矿泉水瓶...   [4719]
  千亿美元旅游逆差提出什么...   [8221]
  中国:“房市不限购就健康...   [7207]
  境内“打虎”,海外“猎狐...   [5803]
  黄金价格下跌或与经济改善...   [7158]
  美企赴华PK中企来美 两...   [7495]
  阿里巴巴上市观察:颔首低...   [6704]
  苏格兰启示录:分离总是有...   [6441]
  中国:公车拍卖不能变成“...   [7064]
  房祖名吸毒之错该不该归咎...   [6819]
  “倒韩”新波 公共辩论的...   [5596]
  中国:下班途中买菜出意外...   [8552]
  美国“高铁梦”成了“世界...   [7224]
  中国:北上广深楼市的“限...   [7099]
  抗击埃博拉:“关键时刻,...   [5633]
唯冠咬苹果 两败俱伤
来源: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点击次数:2812

近日,关于iPa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标之争闹得沸沸扬扬,去年底,苹果在与握有大陆iPad商标权的深圳唯冠科技的诉讼中一审败诉,而本月7日,唯冠开始向法院申请iPad禁售令,目前大陆已有近20个地方工商部门对辖区内苹果销售门店进行查处,没收iPad,有些苹果门店更可能因销售“侵权产品”而面临亿元罚单!

iPad怎么会是大陆一家企业的商标呢?这还得从2000年前说起。当年,深圳唯冠和台北唯冠都是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台北唯冠从2000年开始在全球各地注册“iPad”商标,而深圳唯冠在2001年取得了大陆地区的“iPad”商标权。苹果在王牌产品iPad问世前,特意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名为“IP”的公司,“隐姓埋名”,仅仅用3.5万英镑就从台北唯冠买到了这个商标,但却疏忽了深圳唯冠。而今,深圳唯冠目前债台高筑,濒临倒闭,iPad却风行全球,深圳唯冠自然想借此大发一笔。


如果仅从商标权保护来看,法院判决对深圳唯冠的支持是正确的。但此事却激起业界反弹。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直言深圳唯冠不要太过分,并在微博中表示,“太过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大陆咨询公司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还指出,唯冠紧咬苹果不放,或许能得益,但代价将是全球商界对中国企业诚信的再一次质疑。国内外企业商标侵权纠纷时有发生,或许在不久之后,中兴华为将受到国外企业的围追堵截。


网民就没有这么冷静了,部分大陆死忠“果粉”措辞激烈:“打死也要买。我们愿意买,跟侵权有猫猫关系……唯冠科技,我们果粉鄙视你!”“客观来说,唯冠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苹果之所以得到各界支持,根本还在于其产品品质的过硬和市场的认可。苹果是iPad商标美誉度的主要,甚至可以说唯一贡献者,苹果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几乎到了令消费者“排除万难、势在必得”的境地。在中国国内买不到可以去国外买,自己去不了,可以托亲戚朋友买,另外还可以通过代购商买。如果iPad正规销售渠道被关闭,水货渠道的销售额势必大幅上升。


说到底,知识产权立法是为了保护好的产品,创新才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唯冠抱着一个商标权而对产品没有任何贡献,这样纠缠下去,不管iPad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这场官司都将是两败俱伤,而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