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赴港产子疏与堵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2/17/2012      点击次数:3941

在陆港之争渐渐聚焦在“双非”婴儿(父母均非香港人)问题上的同时,港府方面传出消息:大陆孕妇赴港生产的名额将被进一步缩减。

近日,香港医管局非符合资格人士产科服务专责小组开会,建议4家公立医院明年停止接收非本地孕妇预约服务,另外4家公立医院的总名额将削减至3000名以下——这比今年香港公立医院拨出的总名额少了400个(广州《南方都市报》)。


对于一心想要生个“香港人”的“双非”父母来说,这是近期又一个坏消息。但对于那些盼望着不断升温的族群对立火焰早日熄灭的人来说,这是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双非’婴儿”这个词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中。陆港之争燃起后,先是一众香港本地人游行至中联办,高呼抵制“双非”婴儿;后有香港人在媒体上登大幅广告,头一句便是:“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0000养育‘双非’儿童吗?”


面对高压,港府开始行动。近日,首次有接待大陆孕妇赴港产子的“黑中介”获刑。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长周一岳则表态,“如有需要”会考虑取消大陆孕妇到公立医院分娩的配额,甚至完全禁止大陆孕妇赴港分娩。再加上公立医院明年继续削减非本地孕妇预约配额……


港方着手收紧“口袋”,对大陆孕妇似乎过于严苛。但事实上,对“双非”婴儿采取限制措施,是解决陆港矛盾的必经之路,也是对“过时”的法规逐步修正的过程。香港终审法院2001年裁决在港出生的“双非”男童庄丰源取得香港居留权、从而留下先例的那一年,全港仅有620名“庄丰源”。但如今,在每年迎来3万多名“庄丰源”的情况下,总人口才700万的香港,必须要对此作出匡正了。


大陆民众为追逐优质资源而赴港产子,港人因资源被占而发声抵制,没有谁对谁错。关键是,两地政府要拿出措施,引导这一现象逐步走向合理化。


如今港方不断“出招”,大陆方面也应与时俱进,反思在医疗资源、儿童福利等方面的不足之处。1970年代末,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当地爆发了逃港潮,但他提出堵禁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广东发展好了、尽快缩短与香港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逃港潮。他的想法后来得到了验证。而在30多年后,面对如今的赴港产子潮,这一道理依然适用。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