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住
来源: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3/15/2012      点击次数:3078

最近内地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只有18%的“第二代企业家”愿意接班,82%的接班人对继承家族产业并无兴趣,与没有显赫身家背景的普通大学生一样,他们对“当官”更感兴趣。

“富二代接班”的话题这几年始终没有停息,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多年,大陆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逐渐老去,接班就成了民企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肥水不流外人田”甚重,不少老一代企业家认为,自己通过奋斗打拼来的产业,传给自己的后代理所当然,这不仅是财富的交接,也是对产业、对企业的绝对权力的继承。


不过,对不少“富二代”而言,如果要接班,所要面对的环境与自己的父母辈相比已经截然不同:长辈创业时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政策的扶持,这其中有自身的努力,也有机遇,甚至有一点投机或“非法”的成分。


而今,年轻一代生长环境早不是曾经的清苦时代,接受教育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所处的商业环境更不一样。如果非要赶一个并非企业管理为特长的年轻人上架,倒未必如老一代所期望的那样美好。因此,若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直接让子女来继承和管理产业并非明智的选择。


一些家族式企业虽取得不少成功,但在经济关系和亲情关系下,组织机制的复杂性致使矛盾不可避免,在经济规律和亲情人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同时,人力资源的限制往往使家族式企业失去活力——再有能力的打工者无论多么努力,能力有多出色,都无法渗透进决策核心,很容易选择离开,人才难留的企业何谈保持活力?


成熟市场国家的经验表明,打破家族世袭,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股神”巴菲特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位世界投资领域的传奇人物虽选择自己的“农夫”儿子作为接班人,但更多意义上仅是财产继承人而已,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负责投资的重要角色则委于外人担当,“三权分立”的思路不仅将财产可以继承给后辈,更能够以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模式保持企业的健康运作。


家族企业需要跳出“权力世袭”思维怪圈,别被接班问题卡住成长的脖子。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