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勿让假日经济变为“宰客经...   [3452]
  唯冠咬苹果 两败俱伤   [2812]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住
来源: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3/15/2012      点击次数:3078

最近内地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只有18%的“第二代企业家”愿意接班,82%的接班人对继承家族产业并无兴趣,与没有显赫身家背景的普通大学生一样,他们对“当官”更感兴趣。

“富二代接班”的话题这几年始终没有停息,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30多年,大陆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逐渐老去,接班就成了民企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肥水不流外人田”甚重,不少老一代企业家认为,自己通过奋斗打拼来的产业,传给自己的后代理所当然,这不仅是财富的交接,也是对产业、对企业的绝对权力的继承。


不过,对不少“富二代”而言,如果要接班,所要面对的环境与自己的父母辈相比已经截然不同:长辈创业时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政策的扶持,这其中有自身的努力,也有机遇,甚至有一点投机或“非法”的成分。


而今,年轻一代生长环境早不是曾经的清苦时代,接受教育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所处的商业环境更不一样。如果非要赶一个并非企业管理为特长的年轻人上架,倒未必如老一代所期望的那样美好。因此,若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直接让子女来继承和管理产业并非明智的选择。


一些家族式企业虽取得不少成功,但在经济关系和亲情关系下,组织机制的复杂性致使矛盾不可避免,在经济规律和亲情人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同时,人力资源的限制往往使家族式企业失去活力——再有能力的打工者无论多么努力,能力有多出色,都无法渗透进决策核心,很容易选择离开,人才难留的企业何谈保持活力?


成熟市场国家的经验表明,打破家族世袭,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是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股神”巴菲特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位世界投资领域的传奇人物虽选择自己的“农夫”儿子作为接班人,但更多意义上仅是财产继承人而已,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负责投资的重要角色则委于外人担当,“三权分立”的思路不仅将财产可以继承给后辈,更能够以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模式保持企业的健康运作。


家族企业需要跳出“权力世袭”思维怪圈,别被接班问题卡住成长的脖子。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