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的财富谁也带不走   [8114]
  美国不当世界警察:化解叙...   [6107]
  苹果变平庸 美国创新力并...   [8443]
  中石油高管被查警示央企改...   [8402]
  阿里APP“来往”、网易...   [8253]
  中国何时能真正战胜日本?   [6053]
  微信骚扰用户、危及社会安...   [8347]
  书写汉字 亦可传承中国传...   [4917]
  中国人走出国门 可别“衣...   [5739]
  北京担心债务与房价危机共...   [6552]
  “只想和你睡觉”的富豪相...   [5925]
  投资保增长,宜舍“铁公机...   [6042]
  齐默曼案:应以和平来赢得...   [7059]
  “洋中药”受宠背后:窝里...   [6829]
  “江水泡饭”:千万别拿习...   [7314]
  “房产热”致经济危机,中...   [6324]
  从“高房价有利穷人”论透...   [5309]
  在美国卖肉夹馍并不易 公...   [7598]
  “股改”不是体面地抢钱   [6358]
  重视公共安全从公交车抓起   [4971]
  求职拼爹找“关系”愁煞毕...   [8361]
  重建中国人“资源观”当从...   [7072]
  少年“强”,则中国“强”   [4874]
  奶粉之战别靠最严标准   [6320]
  食品安全关乎大国形象   [7418]
  大陆乡村幼儿园仍处在监管...   [5109]
  中国不妨学学美国的外交战...   [6072]
  灾区救援需整合官民力量   [4752]
  留学生来美 不可因噎废食   [4227]
  面对禽流感 中国可以更从...   [6213]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市”又如何?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5/17/2012      点击次数:3695

近日,河南濮阳一村庄以“西辛庄市”之名,打造中国第一个“村级市”。此举受到当地官方机构的否决。但该村680位村民“意志坚决”,誓要“脱村入市”,从而引发舆论热议,到底是荒诞、胡闹,还是“意识超前”?在大陆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西辛庄现象”值得思考。

从行政区划上说,大陆过去只有直辖市、地级市,后来经济发达的县也相继改为“市”,才多出了许多县级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市”与“城市”可以画等号,给人一种“发达、先进”的感觉,而“县”、“村”等其它称谓“很落后”。


从词语产生的源流上说,“市”原本就是指“做买卖的地方”,是“集市、集镇”的统称,今天的很多大城市最初不就是一个小集市吗?后来政府为了便于管理,才给“市”赋予了行政区划意义,并对“市”、“地区”、“县”、“镇”等制定了不同的管理政策和资源配置。


一个村庄,非要改叫“市”,虽不符合目前国家出台的地名管理规定,但决非“犯上作乱”的不可为之事。不过,要借改村为市之机,博取行政资源配置上的好处以及外界的好印象,似乎也大可不必。


叫“村”也好,叫“市”也罢,不过是一个称谓,增加或减少不了任何与“现代化”、“城市化”实质内容相关的事实。有“中国第一村”之誉的华西村,至今不还是一个“村”吗?但没有人能否认其现代化成果,没人否认其经济能力对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没有人否认这个“村”已率中国各地之先实现了“小康”目标,更没有哪个村庄能撼动其给中国未来农村所树立的标杆地位。


       一项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去年底,大陆城镇化率已超过50%,如果只是改变一下对农村和农民的称谓,村民没有现代化、缺乏公民意识,这样的改变毫无意义。


当然,撇开称谓之争,西辛庄村民的“城市梦”还是值得肯定,作为社会的主体成员之一,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不能没有农民参与,尤其不能把农民放在被动接受位置上。西辛庄村民的主动求变精神表明,中国农民正在积极参与并推动社会的发展。而正是由于有更多像西辛庄农民这样的行动,才让中国的未来变得更有希望。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