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羽毛球国手王晓理来说,近日在其家乡武汉举行的汤尤杯,是一个喜悦和悲哀交织的结点。开赛前两天,王晓理的外婆因病去世。家人很纠结:当初老人病危入院时,就向王晓理隐瞒了消息,如今老人去世,要不要继续隐瞒呢?
湖北省乒羽中心主任石伟做出了决定:瞒到底。“这时候,国家队的利益必须放在第一位。”
石伟事后解释。而王晓理的母亲也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直到中国队获得冠军后,王晓理才得知了这个噩耗,当即痛哭不已。
王晓理的遭遇并不是孤例。北京奥运会上,女子举重75公斤级冠军曹磊夺冠后当众痛哭,因为其母早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但家人和教练全部封口。难道,冠军比家人重要?竞技比亲情重要?作为对比,刘翔最强劲的对手之一梅里特,因为祖母去世而未参加奥运会。“还有什么比亲人更重要呢?”他说。
与梅里特的成长环境不同,中国人长久以来受的教育是,要“舍小家为大家”。少年赖宁为救集体的林场而牺牲,“草原英雄小姐妹”为放集体的羊群而残疾……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被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官方也一直注重宣传这类典型。今年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全国道德模范刘玉莲医生,就是一个代表。
1977年,刘玉莲把仅11个月大且生着病的女儿绑在床上,然后出门给村民看病,回家时女儿已经去世。在现今中国体育界的举国体制下,“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不断得到延续和升华。王晓理的母亲和石伟,显然也身在其中。然而,究竟有多少利益应该置于人性之上?有多少集体应该超越个体?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于莺曾在微博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03年“非典”期间,一名内科男医生以女友宫外孕要手术为理由,拒绝到隔离病房“上前线”。
当时众人哗然,觉得他自私。但如今,于莺理解了这位医生的选择:“每个人原则底线不同,有顾大家有爱小家。”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小家”尽到义务、负起责任,也是一种为“大家”减负的方法。
如果连“小家”都弃之不顾,何谈对“大家”的贡献?强调集体利益没错,强调个体利益也应该,重要的是,集体利益不应以剥夺个体利益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