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3959]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   [6983]
  非典十年,救赎仍未完成   [5213]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负能...   [7165]
  让暴行曝光,欢迎为东京审...   [5737]
  一群死猪的“奇幻”漂流   [6207]
  中国楼市“亚健康”牵动世...   [7353]
  关注中国两会,期待更多“...   [7583]
  市长可以不跪留   [4792]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5109]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   [7243]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3629]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   [8075]
  油品致霾,是谁在“要钱不...   [6454]
  山口访华,中国应对展现“...   [7263]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   [5708]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   [5719]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   [6509]
  美国“对华陷阱”,无法掀...   [4618]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解释权...   [7992]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圣诞...   [5071]
  还有多少“官亲”在楼市吸...   [8463]
  韩国女总统“知华”未必“...   [5018]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   [7451]
  从两个词解读“习时代”内...   [6205]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4803]
  “房婶”生财“无间道”引...   [6059]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阴盛阳...   [6423]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6751]
  穿上“洋马甲”救不了乳品...   [4817]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来源: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4/2012      点击次数:3859

近日,一张父亲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受到大陆网络舆论的“追捧”。这位骑车中年男子后来被证实是安徽省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除了“骑车照”,挤公交、吃快餐、逛菜场……詹云超的各种平民化生活场景也被网民翻出,一个“草根市长”形象跃然而出。

一年前,一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以一种在中国人看来近乎平民化的方式(自己背着背包、坐经济舱)赴华履新,一时成为大陆媒体转载率极高的新闻;一年后,一位大陆“父母官”,以普通父母之心骑车送女上学,又成了一则大新闻。


舆论对詹云超行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扬。甚至有网民评价:对孩子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爸爸;对市民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市长!


詹云超是不是个好市长,官方和民间自有公论,无需赘述。但对于这位厅局级官员“不坐公车上班,未挪用公车送孩子上学”做法,的确值得褒赞。在当今大陆官场“特权思想”泛滥的背景下,詹云超的行为显得有些“另类”,这恐怕也是公众和媒体为何如此关注官员们的“平民秀”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的中国社会官民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不少官员高高在上的作派让人生厌甚至激怒公众。人们从心中强烈呼唤官员们的“平民作风”——期望他们能多接地气,品尝百姓日常生活之艰辛,少点吃喝应酬,多点体恤民情;期望政府不再以衙堂之高,距民意于千里之外。而任何一点真心实意的“亲民”行动,都会让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是中共立党之本,为政者只有融入民众生活,与之平等相处,才能懂得百姓的情感,才能了解民众的需求,才能如何“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才能践行胡锦涛所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如果官员脱离了人民,那就意味着其从“人民的公仆”逐渐蜕变为“人民的公敌”,这不仅背离了中共执政之根本,也是自掘坟墓。相信大陆的官员们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詹云超展示的其实不是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或者清廉的程度,而是一种职业本分,更是对公权力和生活的一种态度,只有当抱持这种态度的官员越来越多,这一行为不被当作新闻热点时,那才是中国之福。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