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引领新风向
来源:侨报 作者: 宗鹰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12/2012      点击次数:3281

    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前后,西方舆论多所猜测和判断,最为显眼的是,把“上合”视为“北约东化”,把中俄合作视为“抗美结盟”。“上合组织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个不确定甚至引发疑虑的组织,因为它属于少数几个没有美国参与并发挥作用的国际组织之一。”
暴露其典型的思维方式,堪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以己之为测人之为”冷战思维翻版。


    非结盟真合作,是“上合”绝非“北约东方化”的决定性因素。1956年,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和印度尼赫鲁,针对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提出不结盟主张,推动不结盟运动, 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中国方面对此曾致电祝贺,并明确支持“采取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直至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仍强调中国要走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坚持不结盟政策,赋予了“不结盟政策”崭新意义。


    2001年“上合”的构建是安全、反恐之必需。中国本着反对以军事同盟对别国主权任意进行军事干涉的新理念,推动“上合”构建与发展,引领着国际关系的新时潮新风向。


    南斯拉夫已在外部军事干涉下土崩瓦解;埃及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印度正渴望加入“上合”……面对西方国家“新干涉主义”甚嚣尘上,
上合组织经过10发展,更有其新的安全、合作之必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上合组织正站在新起点上,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努力扩大该组织的影响力。本届峰会是议题最广泛的一次峰会,涉及协作、协商统一立场的各个方面,包括对美国和北约单方面部署反导系统的共同不安,反对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主张建立中亚无核区,同时还谴责用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企图。从本质和内涵上来说,“上合”就与“北约”的军事结盟、军事干涉泾渭分明。


    不结盟求聚力,是“上合”构建发展的正确方向。不针对某国某集团,并非对不合理非正义行为,不去平衡抗衡。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副校长谢尔盖·马尔科夫曾明确指出:“上合组织的力量在于,它是一股默默抗衡美国及其盟友的力量。美国及其盟友推行谋求霸权的政策,积极颠覆它们不喜欢的政府。上合组织试图与这种恣意专横的行为相抗衡”。


    上合组织峰会,通过了在反恐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持久和平的宣言,签署了涉及上合组织未来中期主要发展方向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3年至2015年合作纲要》、新版《上海合作组织关于应对威胁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事态的政治外交措施及机制条例》、关于地区合作的《上海合作组织中期发展战略规划》,都在“安全”方面着笔着力。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所言大体符合事实,“上合组织已经逐步成为政府间政治、经济与安全协调的国际组织”。


    中俄合作,似是历史反复,实是历史旋进。曾经有过的中苏同盟早已成为历史。中俄交恶,中美建交,不论如何解读,都有着牵制、反制俄罗斯的意味。中俄接近以至合作,自然也会被解读为抗衡美国和北约。近年来,尤其普京再任总统之后,把中俄关系列为外交重点。胡普北京峰会,成为双边战略伙伴和全面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


    历史如今在螺旋演进。无论先前被误读为“联美抗苏”,还是如今被误读为“联俄抗美”,其实既无意识形态内涵,也无军事结盟性质,只是利害关系的重组调适。目前中俄合作,在两国之间平等交往,没有“老大”的颐指气使。在国际事务上不以军事结盟针对任何别国,更不去侵犯任何别国利益。在经济上,俄罗斯之帆,要借中国之风。两国合作互助,推进经济和平发展。旧的国与国关系消失了,新型国与国关系正在形成和示范。中俄之间也有差异分歧,也可能会有波折衍化。不结盟就是不结盟。瞻前宜观后,更宜握今。目前紧握合作主流方为上策。(作者系美国华人评论人士)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