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道远
来源:侨报 作者: 侨报评论员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18/2012      点击次数:3307

国会华裔众议员赵美心与华裔美国社区团体近日在洛杉矶宣布,《排华法案》致歉案在众议院的协商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该提案将于18日在众议院表决。 正如赵美心在声明中指出的,众议院如通过上述“致歉案”,将标志着国会两院第一次正式承认了这些丑陋的针对中国移民的法律侵犯了华裔的人权,并且就此表达对华裔的真诚歉意。这是赵美心和所有为这一时刻做出了贡献的人士,包括华人和主流社会人士不懈的努力的结果。

美国国会于1882年5月6日通过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排斥特定族裔的法案。华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却遭遇了非人的待遇。根据该法案,华人被禁止在美国买房、与白人通婚,禁止在政府任职,禁止与白人共对公堂,甚至禁止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等。这个与美国立国精神完全背道而驰的恶法,居然一直持续了6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因美中成为盟国才被废除。


致歉,对美国而言,是一种洗脱,一种回归,洗脱历史上的一个错误,回归人人生而平等的立国价值观。对于那些尚健在的《排华法案》的见证者,如“纸生仔”们,是一个迟来的安慰,让他们有生之年可以一雪耻辱、扬眉吐气。更重要的是,是要让历史照进现实,警示今天。对年轻一代的作出一个提醒,让记住苦难,记住羞辱,让他们更珍惜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了解老一代为此做出的牺牲。


对华人而言,并不是一纸致歉案,对华人的歧视就会烟消云散。今天,在美华人的处境,与《排华法案》时期相比,有了极大的差异。华裔不仅在科学、教育领域出类拔萃,还在政治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影响力,涌现出了华人议员、州长、市长、部长、大使。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形象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但是,在这种高成就背后,却隐藏了“竹天花板”(bamboo ceiling)现象。华人毕业于好学校、能找到好工作,之后却会碰上种种无形的障碍,在职场上有被边缘化的迹象。在高层领导中,看不到多少亚华裔。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83%对公司忠诚,却只有49%有归属感。


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EPI)5月底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亚裔失业人口有50%属于失业超过半年的长期失业者,比率远超过其它族裔。EPI专家奥斯汀(Algernon Austin)表示:种族偏见是亚裔长期失业的原因之一。他说:“就算你是美国出生的亚裔,也会被假设为外国人,而非真正的美国人。因此,如果遇到对非美国人有既定偏见的雇主,亚裔将大受影响。”


今年初,华裔篮球选手林书豪在NBA大放异彩,在全美造成追捧狂潮。 林书豪的横空出世,说明了华人不仅会读书、上哈佛,也可以在NBA纵横驰骋。“林来疯”现象的背后,恰恰说明了在美国社会中,对华人刻板印象与隐形歧视的无处不在。正如法新社在一篇报道中点处的:“这是在有人突破刻板印象,转折点出现时爆发的现象。”


因此,一方面华人还要努力抗争,从法律、舆论等多方面入手,破除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和隐性歧视;另一方面,华人也应自立自强,发奋努力,如林书豪一样,展现自己的实力,强力冲破“竹天花板”,
让主流社会接受和认可。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