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勿让假日经济变为“宰客经...   [3452]
  唯冠咬苹果 两败俱伤   [2812]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25/2012      点击次数:4093

随着近日“神九”的成功发射,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此次飞天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嫦娥”。而当九天之上的刘洋从容淡定地玩自拍、翻跟头之时,地面上那些仰望太空的人们却有点不淡定了。

一股越烧越旺的“刘洋热潮”正席卷全中国,除大街小巷以及各路媒体的争相热议外,刘洋的故乡——河南林州近日挂出了“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的招牌;更为可笑的是,郑州大学也赶来凑热闹了,其网站上竟打出“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出生于我校二附院"的招牌,并称“医院教职员工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荣幸和骄傲”。


应该说,刘洋此次“飞天”的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追捧刘洋固然是情理之中,但也需要理性。


热捧刘洋,不同人群心态各异。普通人的追捧更多地是源于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自豪,并从该视角将刘洋作为励志学习的榜样。不过,也有些追捧则让人嗅出异样味道,例如上文提及的刘洋故乡及其出生医院,他们更多地是出于“傍名人”的目的,或者说是受利益驱使;再例如有些媒体不断细查刘洋的各类“八卦”新闻,并推波助澜地进行着“造星”工程。


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有很多过人之处,但她也是凡人,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大发展,谁会知道刘洋?浮躁与功利化让人们只能看到最风光无限的“第一名”,却往往容易造成对集体力量的忽视。显然,刘洋此次较高的曝光率使得其他两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暗淡不少。任何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此次“飞天”,刘洋是航天英雄,景海鹏、刘旺亦然。而三人成功的背后,还有无数奋斗在一线、默默耕耘的普通航天人,没有他们的群策群力,太空人飞天只能是传说。


与其一味热捧“神女”,不如关注“神九”,更应从科技的角度审视发生在两艘中国飞行器(“神九”、“天宫一号”)间“太空一吻”的重大意义,以及反思中国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的距离。正如有媒体所言,同航天员已能在太空生活1年多,以及把探测器送到银河系边缘的一流太空成就相比,中国仍有很多路要走。


给烧过头的“刘洋热”降降温吧,保留点个人隐私给“嫦娥”;腾出点关注空间,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其它方方面面。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