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多国拉开中国春节游大幕 ...   [7639]
  2017年为民用航空史上...   [7316]
  企业和员工的运作最佳?   [6713]
  美欧正陷入“西方价值观”...   [6381]
  中国:野生动物园安全保障...   [6130]
  “中等国家”才是日本的“...   [7416]
  九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榜样...   [6376]
  中国楼市的最大风险是“调...   [8316]
  吐槽“逼捐”被拘留,民意...   [7992]
  透视中国“游学”:不该重...   [6643]
  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   [6276]
  牛掰!不丹可一夫多妻或一...   [8526]
  中国:捅开公款存储的潜规...   [6775]
  重庆等12个城市试点生育...   [7334]
  山大:大学校区搬迁到底谁...   [6073]
  网络文学倚重写作软件是自...   [6013]
  日本驻英使馆为何扮演间谍...   [5692]
  中国: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   [6314]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   [5813]
  印度为什么总有恶性强奸案...   [6713]
  中:专家评九城市房地产调...   [6626]
  “毒跑道”不能简化为标准...   [7416]
  生态保护需要这样的壮士断...   [5948]
  不该嘲笑“逃离地球”之梦   [8349]
  破产与合并冲击下的中国钢...   [6259]
  中国楼市杠杆到底有多大?   [8003]
  中国:公务戒酒,罚则还须...   [4726]
  法兰克福成英“脱欧”大赢...   [6428]
  美国大公司内薪酬差距知多...   [8739]
  中国:五证合一与一照一码...   [8224]
长江鱼们的眼泪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6/29/2012      点击次数:3736

鲥鱼、刀鱼和河豚因味道鲜美,被食客们赞为“长江三鲜”。不过,这些曾经中国人舌尖上的美味,现在却濒临着灭绝的厄运——在长江流域,不断建起的大小水电站,将这些长江鱼类的生存环境撕裂得支离破碎,有媒体在探访长江鱼类的生存状态后用“长江鱼泪”为题疾呼:长江的生态系统,已岌岌可危。

媒体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近年来长江珍惜鱼类生存环境恶化的报道屡见不鲜,不仅仅是长江“三鲜”,包括中华鲟、白鱀豚等珍贵长江生物,都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在“拯救长江生态”呼声的背后,是已经争论了多年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于建水电站,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当前能源紧缺,水电是清洁能源,发展水电站不仅可以缓解能源问题,更可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另有声音说,水电站导致流域生态严重恶化,上马水电站需慎之又慎。


水电站发展的大争论,所反映的正是不同群体对于水电的利益诉求。修建水电站,地方政府希望通过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投资方从其中看到了巨额的利润。不过,笔者以为,水电站的建设是对原生环境的一种人为改造,水电站创造的经济效益再大,也补偿不了其对环境影响的恶果。


全球有许多沉痛的教训可资中国借鉴。美国在其经济发展的阶段,也曾经掀起过水电站建设的热潮,虽然短时间内对美国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让美国人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一共拆除各种水坝近900座,拆除这些水坝所付出的人力、财力之巨大,难以统计。


追求短期利益带来长期生态破坏,无异于饮鸩止渴。遗憾的是,在政绩和利益驱动下,大陆水电站越来越多了,电能短缺问题解决了,但生态却难以复原,若长此以往,被破坏的生态最终还是会惩罚人类自己,难道中国非要走美国曾经走过的“弯路”吗?


当然,长江鱼类的消失,并非完全由水电站所致,也有沿岸大建重化工业的污染问题。今天的“鱼泪”更像是未来人类自己的眼泪,是向发展中的中国亮出一张黄牌。水电站的建设不能超越环境自身的恢复调整能力,保护江河湖海的生态环境,决不是一句说着玩的空话。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