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涨工资最幸福”的启示   [7094]
  要“幸福”,先扫拦路虎   [5537]
  三一状告美国:中企不能再...   [7248]
  收入分配改革须靠民众   [7258]
  中国增资IMF,应防份额...   [6847]
  不仅要为痴呆症正名 更需...   [4524]
  星巴克的“大瓷大杯”   [4582]
  堕胎背后,是失败的性教育   [6952]
  幸福,不是问出来的   [6085]
  高速路拥堵: 世上没有免...   [5832]
  大陆:节假日要休假更要休...   [4263]
  购物卡实名制乱象背后:单...   [6423]
  大陆应谨防妖魔化“捐精”   [6275]
  大陆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3143]
  中国教育去行政化要落到实...   [4762]
  默克尔为何主张紧缩救欧洲...   [7305]
  面对强悍的360,百度真...   [9374]
  西安大造人工湖 “重回盛...   [5212]
  中国签证新规无碍华人身份...   [7204]
  游客行为事关国家形象,政...   [6371]
  中国人别对房产税寄望过高   [5029]
  是时候重温奥林匹克精神了   [3974]
  “扶老人恐惧症”之解   [2584]
  中国外储会在5年内耗尽?...   [7438]
  让球沉疴,该休矣!   [3967]
  中外合作办学 大胆前行   [6018]
  中非交流,企业先行   [6431]
  华人应如何看待种族歧视问...   [2759]
  救救“道德落水者”   [4693]
  中粮食浪费何其惊人   [5938]
中非交流,企业先行
来源:戴庆成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7/23/2012      点击次数:6431

    崛起国家的一举一动经常受到世界的关注。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对此应该有很深的体会。最新一个例子,是刚在北京落幕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会议上,中国呼吁中非加强经贸合作,随即又被西方媒体解读为北京有意进一步对非洲大陆采取新殖民主义方式。这种指控显然是对中国胡乱扣帽子。


    近年来,关于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出现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这种渗透是殖民主义,一种认为中非之间是真正的伙伴关系。但前者的理据很难站得住脚。


    首先,与上几世纪西欧人到非洲不同,在中非关系发展过程中,中国并没有政治统治的构想,反而长期以来都有自己的理想。历史上,中国曾真诚地去帮助非洲国家实现政治独立,帮助它们建立自己的经济体系。那时,中国对非洲甚至提供了超出自身国力的援助。可惜这一个历史事实往往被西方学者和媒体忽视、怀疑,甚至是否定。


    其次,更重要地是,根据中非双方达成的平等互惠互利的协议,当一方没有完成协议中的义务的时候,双方有权终止协议。在传统的殖民主义统治时代,情况就不是这样。非洲人没有权利对他们的合作伙伴提出的要求说不。批评中国剥削非洲的自然资源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出席本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会议的南非总统祖马也承认说,“我们在与中国的关系中特别高兴的是,我们是平等的关系。”


    当然,这些年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很快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包括部分中国商品有质量问题、一些中资矿业企业存在安全生产问题、部分中企未能照顾当地就业问题等。这些事情的出现,主要与中非双方经贸来往的行为主体发生变化有关。十几年前,中国与非洲之间经贸联系的行为主体是政府和国营公司,目前的行为主体已日趋多元化,私营企业也越来越活跃。行为主体多了,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包括一些私营企业在当地的社会责任做得不好,引起当地人不满。


    此外,随着全球化加快,近年中非经贸往来也出现了一个新生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个体户、私营小企业涌向非洲寻找商机。他们追求的是实际的利益和效率,他们也不时和非洲最基层的民众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挤压了后者生存和就业空间,引起当地一些人对中国人误解。


    因此,近年中企常被卷入非洲国家的政治社会突变的风暴,中国人不时在非洲一些国家遭到劫持和绑架。但整体而言,个别中资企业的负面行为并不代表中国企业的全部,更不代表中国的外交政策。外界无须把个别问题普遍化和政治化。


    展望未来,北京当局拓展与非洲经济合作的同时,应注重释除外界对殖民主义的疑虑。由近30名中国知名企业家组成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近日正在英国访问。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说,希望通过此次访英推动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家与英国各界的交流,树立中国民营、私营商业的真实形象,寻求两国之间商业合作的新机缘。柳传志的看法也可以套在中非关系上。随着越来越多私企、个体户走向非洲,企业行为体应成为未来中非交流的主要使者。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强对涉非企业负责人的教育,让这些企业在拓展商机时,一定要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多地兼顾非洲当地的长远发展。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