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中国外储会在5年内耗尽?
来源:侨报 作者: 余丰慧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8/7/2012      点击次数:7438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认为,中国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可能在未来5年内耗尽。


此文一出,就引起广泛关注。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止6月末中国外储余额高达3.2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怎么可能三五年就耗尽呢?然而,结合目前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和汇率变化情况仔细分析,《金融时报》的内容似乎不是危言耸听。英国媒体与其说是对中国的提醒,不如说是警示。


中国外储来源主要是境内企业对外出口“创汇”和外资直接投资。中国外储迅速增大主要是出口型经济导致长期贸易顺差带来的。但2008年以后受两方面因素影响,出口大幅下降:一是国际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又遭遇欧债危机冲击,使得中国外需持续下降,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二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要求适度缩小出口规模,扩大进口规模,使得出口企业也受到影响。


这就使得中国出口这驾马车从金融危机以后开始逐渐下降,到去年后半年几乎停滞下来,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中国外储失去了最为根本性的增长动力。


而同时,加大进口的呼声此起彼伏,一方面是平衡贸易顺差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强势的欧美国家要求中国扭转储蓄过大局面,给世界经济做出贡献。这对外储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外储失去了增长来源,并且贸易逆差还要耗用外汇去结算。这直接对外储构成支付压力,是外储消耗的最主要因素。


再看外资直接投资,目前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使得不少外资外企开始看空中国经济,外资流出趋势明显。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升值转为僵持或者贬值,也使得套利人民币汇率资金纷纷获利了结、望风而逃,耗费外储最为直接、最为快速。如果在没有外汇管制即资本项目下完全开放的国家,往往容易爆发汇率风险。


以上两种因素已使得中国外储从去年4季度之后连续出现负增长。2011年末中国外储较前一季度净减少206亿美元,今年二季度较一季度又下降650亿美元。同时,必须看到,中国应对经济下滑的手段仍以加大投资为主,如果这种增长方式不改变,没有替代投资应对经济下行的手段,那么,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极有可能1年内投资将超越目前的储蓄水平,5年内耗尽外储不是没有可能。


这就提醒中国,一定要保持出口这驾马车的匀速前行,决不能使其过慢或者停滞下来;同时,必须转变依靠投资的拉动经济模式,迅速利用财税手段将内需消费激活;再者,稳增长手段要迅速出台实施并尽快见效。经济增长真正稳住了,才能使得各方投资包括外资看好中国而不是弃中国而去,从而避免形成对外储急速减少的巨大压力。


总之,中国要把“中国3万亿美元外储可能在未来5年内耗尽”当作警钟,未雨绸缪,准备应对之策,避免到时候冲击过大。(作者系大陆注册金融分析师)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