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长江鱼们的眼泪   [3736]
  该给“刘洋热”降降温了   [4093]
  希腊真会出局吗?   [4726]
  破除隐性歧视 华人还任重...   [3307]
  不结盟求聚力 “上合”...   [3281]
  让敬业成为习惯力量   [5603]
  官员“平民秀”为何受关注   [3859]
  不舍“小家” 才有“大家...   [1632]
  敢于承担责任的英国银行咋...   [3265]
  万达并购:美中文化交流期...   [2904]
  大学无需“造富榜”攒名   [3924]
  政策市,靠不住   [5041]
  缺乏公民意识 改“村”为...   [3695]
  要入名校,请先寄身公厕   [5436]
  中国股市应实现“四个平衡...   [6874]
  货币存量决定房价走势   [5391]
  中国人“围观病”何以百年...   [5109]
  高校减招能提升教育质量吗...   [3794]
  怎样打赢“稀土保护战”?...   [4172]
  “烟草”得奖,“科学”蒙...   [4908]
  如何跑赢“老龄化”   [3502]
  意大利赴华打假思考   [4329]
  家族企业别被“世袭制”难...   [3078]
  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国籍...   [2316]
  学雷锋要有新意   [4518]
  成也山寨 败也山寨   [2048]
  赴港产子疏与堵   [3941]
  欧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   [1461]
  公车限行还应“限购”   [1072]
  日本为何逢“春节”就拿钓...   [2104]
中外合作办学 大胆前行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7/29/2012      点击次数:6018

有媒体对当下中国大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和理念进行了分析。自2003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至今,据此建立的“大学本科教育独立法人实体”已有3家,按计划,上海纽约大学、杜克大学昆山校区等将在2013年相继开始招生。外资在华办高校,揭开了新中国60多年来高等教育新篇章。

回顾大陆传统高教模式,教师在教学中无外乎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传授应试技巧,但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往往表现出理论掌握扎实而实际运用能力较差;相较于此,欧美教育更讲究发掘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这在无形中加强了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为其将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媒体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通过官方渠道进入中国大陆合作办学的欧美学校数量仍非常有限,且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阶段。事实上,中国引进欧美教育模式并非新鲜事,清末时,就曾兴起一股“洋人办学”的风气,各地诞生不少中西学堂,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人才。


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中国留学的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2011年度赴海外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就今年的暑假中,不少教育机构就推出了价格不菲的短期游学项目,吸引中国留学生。


中国家长豪掷千金的背后,是普通民众望子成龙心切,以及对中国本土应试教育的“用脚投票”,从一个家庭来说,这无可厚非。不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端人才的培养不可能完全依赖海外。尤其是海外高校和留学中介机构中不乏有将教育当作赚钱工具者,借招生谋利,而非从人才培养高度考量。


中国要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既不可能完全依靠本土高校,更不应依赖外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不失为一种方式。这样,既能打破目前饱受诟病的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又可汲取发达国家教育之精华,真正为国家、民族培养栋梁之材。


同时,当今世界已处于全球化时代,中国开放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也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帮助中国处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国际事务。从这个层面说,中外合作办学应大胆尝试、多多亦善。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