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新闻列表
  从“养”到“用”,破解老...   [5414]
  中国:央企扎堆造地王 丢...   [7446]
  承认知识价值,干嘛还得总...   [6502]
  直升机撒钱的表象与本质   [6849]
  收取古城维护费是抓小放大   [5717]
  最心酸儿童节礼物:要反思...   [7482]
  魏则西之后,癌症免疫治疗...   [6814]
  公共律师在转型社会中的角...   [8643]
  降首付无法解决中国楼市高...   [7553]
  中国如何挤压信贷泡沫?   [6933]
  权利秩序:医疗领域的治道...   [7219]
  “唱空中国”是吓唬市场   [4782]
  川普首战折戟释放了什么信...   [6925]
  哈佛招生趋向引华人担忧 ...   [5620]
  中国房地产去库存:国家任...   [8735]
  在华跨国公司进入竞争常态   [6069]
  中国IP电影还能热多久?   [4705]
  希拉里称将寻“51区”真...   [9912]
  中国大跌休市背后逻辑:央...   [7960]
  谁是下一次金融危机的推手...   [6387]
  如何关怀经历堕胎的女性?   [5829]
  中国“垄断倒卖民工火车票...   [5178]
  靠电子商务拯救世界?   [6359]
  如果早有屠呦呦 古罗马不...   [5826]
  高校追星,勿忘尊重学术   [5847]
  不能等到用工荒才想起职业...   [7544]
  中国:端平供需,谁需调整...   [6376]
  中国房地产内部结构失衡:...   [6023]
  创业不存在好时代和坏时代   [5244]
  “共享经济”不能成“网约...   [4802]
西安大造人工湖 “重回盛唐”回得了吗?
来源:侨报 作者: 钟海之      编辑: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     时间:9/6/2012      点击次数:5212

大陆媒体近日报道说,十三朝古都西安正在实施一项宏大的规划,截至今年8月,当地已建、在建、规划建设的人工湖已达28个,遍布城区与近郊,总面积超过了5个西湖,造价高达百亿元人民币。当地政府欲重现西安在汉唐时期“八水绕长安”盛景。

按图索骥,西安的水利工程并非一时兴起。依据规划,西安今年将在西南郊破土动工的人工湖——昆明池。据史料记载,汉唐时期的昆明池前后共存世95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蓄水工程、最大的人工湖,但终因唐末国力衰退,长年未进行维护,遂干涸为陆。


到了现代,缺水、少湖却成了西安人共同的记忆。西安市水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西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陕西省和中国人均的1/3和1/6,是个极度缺水城市;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曾居于首位。


古今对比如此悬殊,令人唏嘘。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水就像是人体的血液,血脉通畅则行运亨通。西安政府希望通过“舒经活络”,找回“盛世”的感觉,从而走向复兴之路,本无可厚非,但若造福子孙后代,还需以史为鉴,吸取邻里教训,扬长避短。


与西安位于同一纬度的另一座古城——河南洛阳,如今已是人造水系交错纵横,宛如江南水乡,但有媒体报道,当地因打坝拦水,修建的橡胶坝过于密集,每到汛期涨水,通往知名石刻艺术遗址龙门石窟的道路往往被淹,近年来已多次被迫关闭景区。而在咸阳,由于蓄水工程面积过大,一年要蒸发掉150万立方水,变成当地最大的耗水工程。这些
“大跃进”式形象工程,只顾眼前,追求短期效果,却遗患无穷。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已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力推的一个方向,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的城市空间扩张、改造,从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拍脑袋”的情况依然不少,甚至出现了一些“南树北种”、“污河上筑坝造景”等乱象。


那些“形象工程”不仅劳民伤财,更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恶果。追求环境优美,首先需要考虑的生态条件和承受能力,涵养水源,更应尊重科学。否则,“重回盛唐”计划就是南柯一梦,现代“昆明池”也会再次干涸。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