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日“疑似航母”加入自卫队...  [7285]
 叙利亚政府军连吃败仗 I...  [6097]
 以色列批准在东耶路撒冷建...  [7252]
 过去10年中国7.6万富...  [8053]
 世卫组织声明指出埃博拉已...  [5713]
 联合国:全球每年因自然灾...  [7047]
 韩美开始两场年度军演 朝...  [8049]
 中国新武器亮相中东 改变...  [7493]
 IS接获赎金后释放19名...  [5846]
 美战机为约旦报复性空袭I...  [7095]
 金正恩观看新型反舰火箭发...  [7924]
 奥巴马发布美国国安战略 ...  [8721]
 普韦布洛化武库中储存着二...  [7837]
 中国首艘出口尼日利亚新型...  [5272]
 李克强:没有制度创新,科...  [8274]
 乌克兰官方:俄罗斯正向顿...  [7991]
 俄罗斯禁止国家安全领域官...  [8454]
 俄空天防御部队会在201...  [8617]
 联合国负责人称埃博拉疫情...  [6305]
 多国改革投资移民政策 澳...  [8921]
 习近平在全军装备工作会强...  [7093]
 美国17个州将奥巴马政府...  [6457]
 日本采购美国AAV7水陆...  [8343]
 乌克兰称民间武装猛攻政府...  [7414]
 乌克兰政府宣布将停止对东...  [6675]
 朝鲜时隔8年开营长大会 ...  [7392]
 美澳专家:平行世界真存在...  [8759]
 联合国:90%针对记者的...  [5973]
 维珍银河太空船失事飞行员...  [6482]
 法军空袭“伊斯兰国”军事...  [8094]
印媒紧张讨论:如何让航母不受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攻击
来源:印度防务评论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8/2022      点击次数:8057

  《印度防务评论》网站1月7日发表文章:高超音速导弹时代的航空母舰。

  文章称,从中国试射高超音速导弹的那一天起,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高超音速导弹时代的航空母舰的激烈辩论:看来航空母舰现在可以写它们的墓志铭了。假设航空母舰静止不动,毫无防御能力,敌方向高超音速导弹提供GPS定位信息,它所要做的就是穿透每一个保护航空母舰的防空系统,一举摧毁航母。这是今天的现实吗?

  事实上,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威胁,需要新的理念,需要创建一种新的保护伞,并改进造船标准,使这些船舶能够吸收爆炸冲击。每当新的进攻性武器系统或战术获得进化时,都会威胁到现有平台的生存。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取消现有的平台,或改变这些平台的部署地点。运营航空母舰的国家肯定会认真对待这一新的威胁,并采取可信的应对措施。“海上浮动机场”一天可以移动600公里以上,这个优势太重要了,不容忽视。

  高超音速导弹是洲际弹道导弹发明后导弹技术的最重大发展。根据多米尼卡·库内托娃撰写的论文,高超音速导弹存在准确性的问题,由于高速和摩擦发热,高超音速飞行器的表面温度通常超过2000摄氏度,并产生一系列电离气体,从而干扰导航信号。虽然不能低估这种武器的能力,但必须记住,低空大气飞行的物理限制可能会暴露出隐藏在地球曲率后面的,地面雷达视界之外的高超音速武器。

  在对付高超音速武器时,航空母舰必须通过广泛的天基和水面侦察来做好准备,定位潜在的高超音速发射平台,并在它发射前将它摧毁。

  定向能武器是一种很好的点防御系统。为了进行监视,现有的系统可以扫描地平线,并警告防空系统做好准备。天基监视系统和装有红外系统的F35战斗机都能够探测高超音速导弹。目前,激光武器和电磁轨道炮具有抵御高超音速导弹的潜力。轨道炮使用电磁力以大约6马赫的速度发射炮弹。“滑翔拦截器”反导系统也正在由美国研发,它能够在高超音速导弹击中舰船前的几秒摧毁它。

  美国、俄罗斯、中国和英国等先进国家正在开发和已经服役多种硬杀伤系统。文章指出,为了让印度加入这些发展项目,必须使用“四方安全对话”关于新兴技术合作的协议。现在还不是假设游戏已经结束,我们已经输了的时候。

  文章称,高超音速武器可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这三个大国以及少数中等国家手中的地缘政治工具。全世界都在关注这种武器系统。

  最后,作者总结道,总之我们可以说,高超音速导弹将不仅对航空母舰和其他海上战舰构成威胁,而且几乎对陆地上的所有重要目标,包括指挥和控制通信中心、机场以及核武器发射场都构成威胁。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