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要求缅甸认真调查炮弹...  [8923]
 法国认为出兵马里必要且合...  [6057]
 印尼媒体称安倍访问东盟三...  [8263]
 俄着手打击非法移民 首次...  [7302]
 驻阿美军2014年仍将有...  [6841]
 中国四艘海监船新年首次进...  [7052]
 德国荷兰开始向土耳其部署...  [7043]
 英国北爱“国旗问题”冲突...  [6217]
 日本政府拟增加2013年...  [7905]
 中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  [7052]
 中国海军舰艇今起采用新式...  [8473]
 韩媒:韩中两国就东中国海...  [6732]
 北约确定在土耳其部署爱国...  [8358]
 英国军火商获得阿曼25亿...  [7148]
 安理会制裁两家伊朗公司 ...  [6381]
 美国两个探测器今日将撞击...  [8346]
 日本保卫厅称大选日中方5...  [7053]
 IAEA称派遣专家赴日协...  [5924]
 朝鲜15万人聚集金日成广...  [6041]
 人口普查显示2043年美...  [6892]
 美国纪念珍珠港遇袭71周...  [7958]
 联合国报告称在黎巴嫩的叙...  [7147]
 习近平:改革开放要有新开...  [7046]
 美公司开发月球双人游 要...  [6954]
 苏丹黄热病疫情致165人...  [5384]
 多哈气候大会日程过半进展...  [7408]
 日本推迟日朝局长级磋商 ...  [6051]
 扫描发现双胞胎在子宫里“...  [8437]
 美参院确认钓鱼岛适用美日...  [6247]
 目击巴勒斯坦“入联”历史...  [4863]
中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全文)
来源:新华社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2/28/2012      点击次数:7052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特作如下决定:

一、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七、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八、公民发现泄露个人身份、散布个人隐私等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或者受到商业性电子信息侵扰的,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控告;接到举报、控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被侵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制止和查处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十一、对有违反本决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或者取消备案、关闭网站、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从事网络服务业务等处罚,记入社会信用档案并予以公布;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十二、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