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要求缅甸认真调查炮弹...  [8923]
 法国认为出兵马里必要且合...  [6057]
 印尼媒体称安倍访问东盟三...  [8263]
 俄着手打击非法移民 首次...  [7302]
 驻阿美军2014年仍将有...  [6841]
 中国四艘海监船新年首次进...  [7052]
 德国荷兰开始向土耳其部署...  [7043]
 英国北爱“国旗问题”冲突...  [6217]
 日本政府拟增加2013年...  [7905]
 中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  [7052]
 中国海军舰艇今起采用新式...  [8473]
 韩媒:韩中两国就东中国海...  [6732]
 北约确定在土耳其部署爱国...  [8358]
 英国军火商获得阿曼25亿...  [7148]
 安理会制裁两家伊朗公司 ...  [6381]
 美国两个探测器今日将撞击...  [8346]
 日本保卫厅称大选日中方5...  [7053]
 IAEA称派遣专家赴日协...  [5924]
 朝鲜15万人聚集金日成广...  [6041]
 人口普查显示2043年美...  [6892]
 美国纪念珍珠港遇袭71周...  [7958]
 联合国报告称在黎巴嫩的叙...  [7147]
 习近平:改革开放要有新开...  [7046]
 美公司开发月球双人游 要...  [6954]
 苏丹黄热病疫情致165人...  [5384]
 多哈气候大会日程过半进展...  [7408]
 日本推迟日朝局长级磋商 ...  [6051]
 扫描发现双胞胎在子宫里“...  [8437]
 美参院确认钓鱼岛适用美日...  [6247]
 目击巴勒斯坦“入联”历史...  [4863]
印尼媒体称安倍访问东盟三国企图搞共荣圈
来源:印尼《星洲日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15/2013      点击次数:8263

印尼媒体《星洲日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强硬好战的日本安倍首相将于本月16日起访问越南、泰国和印尼,他自称其主要目的是“深化日本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能源与国家安全的合作”,希望“加强战略关系将对区域稳定做出贡献”。话说得十分漂亮,其实骨子里是推行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阴谋,企图在东盟大搞其“大东亚共荣圈”,用来围堵全面崛起的中国。

该评论分析,安倍首相在东盟各国拨出巨款给予“经济援助”,公开向各国领导人发出“中国威胁论”的恶意污蔑,企图挑拨离间,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极力要把东盟各国拉进其战车,为其侵略钓鱼岛虚张声势。其实,这是安倍自己异想天开的白日梦,必然无法得逞。原因有三:

首先,以印度尼西亚为首的东盟国家看得清清楚楚,日本好战分子安倍首相宣称“钓鱼岛没有谈商的余地”,已经抵触了美国的底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再三强调“钓鱼岛问题应由中日双方通过和平谈商解决”,美国对主权问题不持立场,但也不愿见到中日发生武力冲突。安倍再三宣称钓鱼岛没有谈商余地,却不断加强军备和派出战斗机示威,不是要挑起武力对抗?美国已声色俱厉表达不满。

其次,中国再三强调坚持和平发展政策,希望日本尊重历史,通过外交商谈解决主权问题,不“踩红线”进行挑衅。安倍却疯狂摆出好战强硬姿态,肆无忌惮与中国对抗,完全堵绝对话途径,表现出日本不惜一战。中国已加强警惕戒备,做好打胜战准备。

第三,安倍好战路线抵触东盟和平友好原则。东盟各国坚持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原则,坚持10十1和10+3(东盟与中日韩三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加强经贸投资、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联系。安倍一意孤行在东盟各国攻击中国,挑拨离间,等于“恶人先告状”,完全抵触东盟与各国和平友好的原则。印尼和东盟各国都不会轻易上当,听从安倍的荒唐言论。安倍阴谋只能是白日做梦。

评论分析,安倍在国内面对第四次经济萎缩,在国外面对中、韩、俄领土主权争端而企图恢复二战前的“军事强国梦”,显然是难以得逞的。他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中国和韩国,而是来自美国,美国奥巴马和新国务卿克里推行重回亚太战略,只会加强与中国和亚洲大国的和平互利合作,决不允许日本军国主义复兴与采取武力对抗路线。因此,安倍的“军事强国梦”绝不可能实现,只能是痴人梦想。

评论说,安倍来访印尼,加强在印尼经济投资和科技合作会得到苏西洛政府和各界的欢迎,但企图拉拢印尼支持其侵略钓鱼岛措施或好战的军事挑衅行动,印尼和东盟国家都绝对不会支持,安倍应好自为之,以免自讨苦吃。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