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美军称正制定新版网络战作...  [1304]
 中国:胡锦涛在首尔核安全...  [1561]
 奥巴马25日将考察朝韩三...  [2119]
 胡锦涛25日启亚洲三国之...  [910]
 亚裔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全...  [1752]
 搞笑or歧视?名校昵称直...  [966]
 美国仍是全球武器出口第一...  [2306]
 中方就安理会关于叙利亚问...  [711]
 印度成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  [1047]
 调查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  [1837]
 媒体称五角大楼秘密模拟“...  [972]
 中国教育部发1号留学预警...  [786]
 中国海监83船巡航南海 ...  [422]
 中国国务院侨办推动出台外...  [798]
 美国智库发布迄今最全面移...  [506]
 联合早报:中国不介意菲美...  [633]
 中美官方研究机构正式签署...  [1032]
 俄罗斯计划在2030年前...  [3054]
 美学者:美削军费中国增 ...  [2307]
 哈佛学者:美国领导和中国...  [301]
 美国对华签证被指存歧视 ...  [718]
 习近平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2804]
 候任美军太平洋司令欲全力...  [2239]
 来美签证有望免面谈 美政...  [1663]
 “美国政府期望给中国公民...  [5302]
 专家:中国不会在伊朗问题...  [1758]
 美军太平洋舰队 由中国通...  [1406]
 美国最新军备报告:台湾地...  [2487]
 美联储莱克:经济增长稳定...  [1425]
 美《外交政策》评出十大被...  [5061]
美海军将部署激光武器和电磁炮 或改变战争模式
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2/16/2014      点击次数:8434

美国海军计划于今年夏季在“庞塞”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上部署激光武器系统,还计划在2年内在舰艇上测试电磁轨道炮原型。

激光武器设计用于应对诸如无人机、快艇等高超音速威胁,能够发射“能量束”来烧毁目标或破坏敏感的电子系统,仅需一人就可操作。电磁轨道炮此前已在陆地上进行过测试,能够以6—7倍的音速发射,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对于海军来说,武器的经济性更为重要。与导弹和智能炸弹相比,这两种武器能够持续发射,不必担心炮弹储备,价格更为低廉。

美国海军称,部署激光武器主要是应对“非对称威胁”,包括无人机、快艇及“庞塞”号部署的波斯湾海域的所有潜在威胁。

但是,无论是激光武器还是轨道炮都存在缺点。比如,激光武器易受到天气和环境因素影响,而轨道炮则需要巨大的电力来发射炮弹。美国海军称已经找到了在恶略天气使用激光武器的应对方法。

在能量方面,美国只有在建的“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拥有足够能量来满足这种新型武器。“朱姆沃尔特”号目前正在美国缅因州巴斯钢铁厂建造,该舰最高能产生78兆瓦电力,相当于一座中型城市的发电水平,用于发射电磁炮绰绰有余。

这两种武器得到了美国海军的高度赞赏,海上系统司令部定向能与电子武器系统项目主管迈克·吉夫称,这些新型武器有助于海军“超越成本曲线”,“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我们的战争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武器的作战成本都非常低。美国海军舰艇配备的拦截导弹单价至少100万美元,相比在敌对环境中对抗飞机、无人机、炮弹、巡航导弹等目标,成本显得过高。而输出功率30千瓦的激光武器(未来的输出功率可能提高三倍),每次射击的成本仅有数美元。激光武器可烧毁目标或摧毁其精密的光电设备,而且发射的激光束无法用肉眼察觉。瞄准系统锁定目标,随后发射高能激光束。


美军已经用了数年时间开展了多种“定向能武器”样机的研制工作,关键里程碑如下:

2013年8月15日:波音公司称其“薄盘”激光器输出功率已超过30千瓦,超过国防部标准30%,足以对目标造成严重损伤。

2013年1月29日:在完成150千瓦激光器的测试后,五角大楼称令空军和海军制定2014年的激光武器测试计划。

2011年4月8日:太平洋海域上一艘行驶中的巡洋舰成功利用高能激光器击毁一艘无人靶艇,这次试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1年2月18日:自由电子激光器设备达到新的功率记录——持续电压达到500千伏。

2010年6月3日:海上系统司令部成功利用高能激光器跟踪、攻击并摧毁了多架无人靶机。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