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13日至27日,《学习时报》连续三期刊登《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历次学习回顾》。南方日报记者对此进行梳理,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规律。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是我党自十六大以来建立的一项重要学习制度。从2002年12月26日至2012年5月28日,中央政治局已先后组织了77次学习,共有140多位学者参与授课。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五类机构:高等学校、党校、科学院、党政机关研究室、军队院校及研究机构。
平均45天组织一次学习
2002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说,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认为,为了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学习。除了自学以外,中央政治局还要进行集体学习。这要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从此至2012年5月28日,中央政治局已先后组织了77次学习,平均45天就有一次集体学习。而集体学习制度化,是十六大以后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方面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根据《小康》杂志报道,每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间一般为120分钟左右。通常是,两位讲师各讲40分钟后,大家用30分钟讨论和提问,最后由总书记作总结发言。
学习经济建设次数最多
纵观中央政治局历次集体学习,可以看到其在学习主题上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长远建设问题,突出了对重大现实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触角涉及法律、经济、党建、民主、民生、“三农”、国防、环保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针对性强。
以2011年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例,一年间中央政治局共集体学习6次,主题分别为:2月21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3月28日,推进依法行政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4月26日,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中国人口工作;5月30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6月28日,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研究;8月23日,完善中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77次学习中,关于经济建设的17次、政治建设15次、文化建设10次、社会建设12次、生态文明建设3次、党的建设9次、国防和军队建设7次、关于全局发展的4次。
每次一般邀请两名学者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开展10年来,共有140多位学者参与授课,每次学习一般邀请两名学者。这些学者主要来自五类机构:高等学校、党校、科学院、党政机关研究室、军队院校及研究机构。参与授课的科学院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社科院等。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学者来自行业性的学会,如中国教育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国社科院获邀参与授课的人次最多,达29人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获邀参与授课13人次、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10人次、中国人民大学10人次、中央党校8人次、北京大学5人次、清华大学5人次。
有部分学者多次参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教授高培勇、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研究员高永中均多次参与授课。
授课的内容主要是知识和理论,框架基本上是历史和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根据《小康》杂志报道,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基本上由中央办公厅--相关部委--相关科研机构三层共同协作完成。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牵头,由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选题,交由相关部委负责完成具体工作(主讲人和讲稿)。相关部委组织课题组,选择并上报讲稿起草人和主讲人,经中办批准后具体操作,讲稿最后提交给中办和中央政研室通过后定稿。
■连线
引入“智库”是世界潮流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以党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立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怎么样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治国理政,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形势、新情况,才能提高执政能力。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读书看报、实地调研等,但以问题为导向的政策学习尤为值得倡导。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智库”,让一流的专家讲述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并针对问题提出独立、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这有助于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一做法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在西方,政策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研究政策的学问,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不仅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政策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框架,而且催生了一大批以“政策替代方案”研究为业的“智库”发展。作为政策研究的专业机构,“智库”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也因此成为政府咨询的对象,对公共决策产生了广泛影响。随着全球化和中国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也会有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智库”脱颖而出,向决策层提供独立、客观、有效的政策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