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韩国拟从9月起恢复进口伊...  [5834]
 研究称:欧元危机如恶化 ...  [8036]
 中国大陆银行信息泄露链:...  [8453]
 华尔街日报:中美经济战 ...  [8416]
 英国城市拟发行地方货币:...  [5246]
 国际油价站上95美元 白...  [8253]
 国际能源局预测未来两年石...  [6723]
 日本国债余额达976万亿...  [3917]
 非洲经济增长前景看好  [7518]
 中朝将联合开发朝境内三座...  [4873]
 报告称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  [3048]
 韩越两国正式宣布开始韩越...  [3928]
 中国企业负债占GDP比重...  [4565]
 奥运期间中国游客消费称霸...  [5813]
 韩国经济低迷物价下降 或...  [4638]
 美国干旱炒作卷土重来 豆...  [8459]
 奥运奖牌值多少? 金牌值...  [8265]
 中国证监会拟再降20%交...  [3461]
 通胀预期加剧刺激纽约金价...  [3652]
 世界银行预期泰2012年...  [2476]
 制造业“东南飞”又出新案...  [8027]
 温家宝:今年改革任务相当...  [4031]
 预计今年海合会国家经济增...  [3681]
 美股市“黑色星期五”暴涨...  [5723]
 穆迪突袭意大利评级 投行...  [4298]
 中美将就22起双反措施世...  [7324]
 美式快餐风行亚洲 成民众...  [7035]
 欧盟部分国家经济状况仍堪...  [3661]
 中国央行今起非对称降息 ...  [6209]
 奥巴马投诉中国对进口美汽...  [3925]
制造业“东南飞”又出新案例 阿迪关闭在华唯一直属工厂
来源:侨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7/19/2012      点击次数:8027

继2009年耐克关闭在中国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后,另一家全球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18日也证实,该公司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在华唯一自有直属工厂。有观点称,各类成本的急速攀升,已让“中国制造”红利优势不再,预计还会有更多企业向东南亚等地迁移。


今年以来,在外需持续萎靡以及内需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经济下行风险增大。而外资制造业的陆续迁出是否会加剧就业压力?是否会进一步冲击制造业?是否会影响经济整体运行?在年中经济会议召开在即之时,市场高度关注中国政府接下来将如何应对这一系列挑战。


唯一直属工厂10月关闭 或迁往缅甸


已停止人事招聘 现有员工将就地解散


一个四年前的传闻在18日得到了证实——全球运动服装品牌巨头阿迪达斯公司18日表示,该公司已决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在华唯一一家直属工厂。该公司内部人士则称,关闭在华工厂后,该公司可能将工厂迁至东南亚国家。


综合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广州日报》报道,阿迪达斯当日发给媒体的书面回复称:“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考量,阿迪达斯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在华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厂。”


阿迪达斯中国公司是阿迪达斯集团100%的全资子公司,在江苏苏州注册并开设生产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内),贸易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和广州都设有分公司。苏州工厂也是其在华唯一一家自有工厂。


关于这家工厂未来的去向,阿迪达斯并没有作出详细解释。但根据阿迪达斯苏州工业园区一位“知情人士”的介绍,阿迪达斯苏州工厂准备搬迁到缅甸。


事实上,工厂即将关闭的消息最早由面临遣散的工人传出。此前,多位员工都表示,根据厂方发出的通知,工厂将于今年10月份关闭,目前该工厂的人事招聘已经停止。


网易财经报道,阿迪达斯苏州工厂内部员工表示,该工厂目前的所有员工将就地解散,但阿迪达斯方面会提供“优厚的离职补偿”。


阿迪达斯此次关闭在华工厂并非孤例,早在3年前耐克就关闭了该公司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遣散中国员工达1400人;而这种生产线的大迁移,不仅发生在运动用品行业,包括Zara、H&M等服装零售巨头也开始逐步将生产基地建立在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意大利内衣品牌La Perla等更将旗下品牌生产线从中国移至土耳其和突尼斯。


此外,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去年9月也首次宣布从中国地区房地产投资中撤出;不仅如此,今年3月以来,美国消费品巨头佳顿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亦纷纷将部分产品从中国多家代工工厂撤回;福特汽车更想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到美国本土……


生产基地像候鸟迁徙 成本考量是关键


尽管阿迪达斯公司并未明说工厂关闭的原因,但是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销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阿迪达斯关闭工厂的举动让人浮想联翩,唯一的解释显然是这家跨国公司准备把生产线迁往东南亚。分析人士猜测,由于中国人力、运输等成本逐渐提升,阿迪达斯希望“把生产线迁往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网易财经18日报道,阿迪达斯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赫佐格奥拉赫地区,其近些年来在中国不断扩张,仅去年就在中国新开1175家分店,目前拥有6700个销售点。其此前称,阿迪达斯将继续进行投资,希望在2012年能在华创造新销售纪录。


不过,2008年,阿迪达斯全球CEO赫伯特·海纳曾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制定的工资标准逐渐变得过高,阿迪达斯公司希望部分地撤出中国,转移至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


这随即被解读为阿迪达斯将关闭生产线撤离中国。但阿迪达斯称,“公司未打算撤走中国任何一条生产线,反而会增加在华生产。”只是坊间关于阿迪达斯关闭生产线的传闻仍在流传。


阿迪达斯并未就此番关闭苏州工厂是否是基于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考量作出解释,但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指出,“在中国劳动力价值、生产成本、周边成本不断上涨的趋势下,阿迪达斯这样的企业选择东南亚等一些用工成本较低的国家建厂符合国际环境和企业需求”。


“你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阿迪耐克的生产基地就像候鸟一样,根据各地生产成本的变化,不断地关闭和迁移。”王茁举例说,耐克的生产基地最早设在欧洲,随后转战至成本较低的日本,然后是韩国和中国台湾,而后又是中国大陆,“如今随着中国用工成本上升,其工厂又将转至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有专家预计,如今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成本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制造商认为在中国与外国所赚取的利润相差不大,因此将生产基地转移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全球资本流动趋缓


美欧资本回流显现


或许,6月中国吸收外资再次出现下降,也说明了当下在华外资撤离的现象。中国商务部17日发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显示,6月中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44家,同比降16.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0亿美元,同比下降6.9%。今年5月,中国吸收外资实现0.05%的微涨,而在5月前中国吸收外资已连续下跌6个月。


从外资来源来看,欧盟对中国投资由降转增。欧盟27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848家,同比增1%,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5.2亿美元,同比增1.6%。亚洲十国/地区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510 .7亿美元,同比降2.8%。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698家,同比降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6.3亿美元,同比降3.2%。


此外,不仅是中国,从全球范围看,跨国投资近期都持续低迷。从国外因素来看,美国、欧盟国家纷纷鼓励产业资本回归,发展中国家加大引资政策的优惠力度,使得中国利用外资面临激烈竞争。


而从本土因素看,随着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中国经营成本优势有所减弱,导致部分外资回流或撤离。


有观点指,美欧经济持续低迷、中国连续上涨的成本、来自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等都使未来中国吸收外资形势面临挑战。但调查也显示,中国仍是对FD I最具吸引力的经济体。商务部预计全年吸收外资将稳中有升。北京《经济参考报》


人口红利消减 中国用工成本亚洲第三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越来越多低成本制造企业开始从中国转向人口同样众多的邻国——印度。China Briefing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最低工资约为印度的两至三倍,是亚洲国家第三高,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泰国。


北京财经网18日报道,这项最新的调查涉及中印两国各7个城市的法定最低工资。但因为两国的工资测量方法不同、工资机制也不同,该调查结果显然不尽确切,不过至少提供了某些线索,可以看出两国的劳动力储备本质上的差异。


印度劳动力大军的平均年龄为23岁,体现在较低的工资水平上;而在中国,工人平均年龄为37岁,工资更高、福利成本更贵。“对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来说,其传达出来的信号非常明确:印度已经成了开展业务的主要市场,”报告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最低工资,中国还有强制性的保险等福利支出,加上这些工资成本还要上浮40%至50%。印度除工资也有统一的福利支出,不过这项支出要么完全被无视,要么最多占到工资的10%。


综合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最低工资是印度的两至三倍,若加上福利支出,该比率还要高。


若按“十二五”规划,中国计划到2015年将最低工资翻倍。假定福利开支不变,中国最低工资的数目将超过3000美元。这样,全部工资成本最少将达到4500美元。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工人的工资还要高。


China Briefing评论,这对外国投资者说,有好有坏。不好的是,用工成本增加,恐怕会导致大规模的制造业外逃。好的是,随着财富的累计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的消费主义或将得到大大提升。


中国制造竞争力逐渐衰弱 专家:外资迁徙或引连锁反应


对于阿迪达斯苏州工厂的关闭,中国服装行业观察人士马岗表示,由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成本一直上涨,导致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逐渐衰弱,成本的上涨超过了阿迪达斯的预期,在此情况下做出工厂转移是在“情理之中”。


阿迪达斯曾在今年初发布的年报中指出,预计在2012年,阿迪达斯集团的毛利率将达到47.5%左右,较上年同期略有下滑。对此原因,阿迪达斯表示,“投入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成为集团利润增长的阻力”。


最近刚好有一个关于生产成本的反证。英国媒体近日爆料,阿迪达斯仅向为其生产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的柬埔寨服装厂工人支付每周10英镑的工资,即便是阿迪达斯最后纠正的当地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30美元,这个数字也距离苏州工厂此前对外招工时所宣称的“人均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人民币”相差太远。


对于阿迪达斯迁移生产基地的做法,业内也有不同看法。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就表示,东南亚地区除劳动力成本低外,相比中国地区没有丝毫竞争力,该地区的生产配套设施远没有中国齐全,大量的原材料主要还是从中国采购,“阿迪达斯关闭苏州工厂或就是基于整合资源考虑而单纯关闭,不是搬迁”。


不管是不是搬迁,总之阿迪达斯若关闭唯一一家在华工厂,则标志着阿迪达斯在华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将由代工厂完成。


据了解,中国一直被阿迪达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阿迪达斯在中国有300家代工厂,涉及员工总数超过30万人。


李鹏还指出,“如果耐克、阿迪达斯等企业大规模减少生产线,对于代工和配套的影响是很大的,受到产品工艺流程完整性的影响,很多代工厂是很难独立生存的,在这种情况下,代工厂如果还想依靠阿迪、耐克等这些企业的订单生存,就必须跟着一起转战东南亚或中国内陆地区。”


美财政部官员:中国有能力避免硬着陆


奥巴马政府高官18日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现出信心,明言中国经济完全有能力避免“硬着陆”,美国愿与中国政府一道,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中新社报道,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拉尔·布雷纳德当日在华盛顿智库——美国进步中心作出上述表示。布雷纳德强调,面对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中国政府对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抱有务实态度,美国相信“中国完全有能力避免经济硬着陆”。


她指美国注意到近两年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效显著,包括职工工资水平得到提升,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锐减6个百分点,扣除通胀因素,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业已升至11%。


布雷纳德表示,中国政府清楚地看到,如果过度依赖出口,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已发生明显转变,目前中国政府致力于拉动内需,对经济进行重新平衡。


她称,自奥巴马政府履职以来,中美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未来美国愿与中国继续紧密合作,“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


美国总统就业与竞争力委员会委员劳拉·泰森也持乐观态度,她坚持中国经济不会崩溃,并拥有良好的前景。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