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墨西哥向世贸投诉中国非法...  [5325]
 朝鲜商品中国展销:食品保...  [6328]
 周小川撰文指出:中国外汇...  [6935]
 黄金周中国游客砸480亿...  [4683]
 IMF首席经济学家称摆脱...  [8232]
 黄金价格冲击历史高位 索...  [7331]
 全球食品价格逼近危机水平  [6835]
 欧盟呼吁支持“连接欧洲”...  [5381]
 中国新能源发电达新水平 ...  [5027]
 中国10月1日起启用进口...  [6823]
 今日美国调查:全美水费持...  [4073]
 WTO向下修正全球贸易增...  [4827]
 3年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  [7239]
 全球量化宽松接力赛 日本...  [5707]
 经贸合作劲增 中国东盟征...  [3483]
 新移民成美经济增长关键因...  [6037]
 欧元区财长会议就希腊债务...  [6182]
 美国再出量化宽松政策 或...  [6843]
 俄罗斯央行上调再融资利率  [4826]
 中欧双方布鲁塞尔磋商光伏...  [3527]
 媒体称上万亿基建项目获批...  [5735]
 日媒称中国如动用经济武器...  [3562]
 欧洲央行重筑市场信心 长...  [7326]
 EPFR报告称 全球股基...  [6097]
 欧债危机迎来“生死15天...  [8235]
 加拿大要求中国开放市场 ...  [7461]
 中国对外投资净额刷新纪录...  [4639]
 7246家银行狂赚345...  [6482]
 中国股市改革渐入深水区 ...  [6125]
 支付宝余额等沉淀资金超百...  [6049]
支付宝余额等沉淀资金超百亿 巨额利息去向成谜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8/26/2012      点击次数:6049

8月21日,来自北京、河南和江苏三地的律师,联名致信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建议国务院敦促各省级人民政府尽快出台公交IC卡押金管理办法,总发行量已超1.8亿张的公交卡,其巨额押金管理问题已多次遭到质疑。


实际上,陷入谜团的资金,不光只有一卡通这一类。翻翻你的钱包,有没有没用完就要废弃的消费卡?查查你的抽屉,装没装从没兑现过的押金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方式的改变,正让一笔笔属于你的钱沉睡到别人的“钱包”里,宛如河中沉淀的沙子,再也浮不出来。


如此的河中之沙会有多少?该不该有人将河水搅上一搅,让沙子浮现出来?你的钱放在别人的钱包里,还能不能给你带来利益?


状况
你的钱,存在别人钱包里


像一卡通押金一般的“河中之沙”有个学名——沉淀资金。什么算是沉淀资金?家中一张张永远退不了的押金条、钱包中一张张消费次数为零的消费卡、“支付宝”中那些迟迟不消费的资金,活在当下,你几乎摆脱不了这样的事实——你的钱总是存在别人的钱包里。


2010年6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首次明确了“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并确定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等资金转移服务,均属于“管理办法”规定范畴。即便如此,仍有诸多疑问未得到解答,如办理各种证件的押金算不算“备付金”?又有哪些消费卡可以纳入《管理办法》的范围之中?


“外地的朋友,份子钱给我打到了支付宝上”


山高月晓(网友,80后,每月网购超千元):沉淀资金这个词,还是听朋友聊天说过,但是没有详细了解过。


现在的年轻人,谁买东西不用淘宝?淘宝用得多了,在支付宝里存点儿钱就会更方便。有的时候因为退货,店家也会把钱打到支付宝里,所以支付宝里有些余钱是很正常的。而且现在有些人图省事,还把支付宝当网银使,钱转来转去的。比如我结婚的时候,一个在外地的朋友,直接把一千元份子钱给我打到了支付宝上。我总不能立即就花了吧,肯定要在账上趴上几天,这就算沉淀了吧。






其实支付宝沉淀还不算多,因为支付宝能用的地方很多。可是不少充值消费卡,真的就是沉淀在你手上了。像我手上有单位发的电影卡,400元,一年有效期,能用的地方都离家N远,根本花不出去。一年不用就得充值才能激活,可第二年又发新卡了,最后这笔钱全等于送卖卡的公司了。


我听过最逗的段子,是一个在腾讯的哥们儿还人家钱,还了1000Q币,这也算是充值卡的一种吧,这可真是沉得够深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觉得资金沉淀到别人的钱包里是没办法控制的事情,我们的存款还不是沉淀在银行吗?关键还在于这笔钱沉淀得合理不合理。资金沉淀不是问题,但商家故意让资金沉淀以牟利才是问题。


“停车场还没看见影,先收一年停车费垫底”


张女士(单位新办公楼即将落成,办公室还未搬家,已经收到了停车场收取停车费年费及押金的通知):


我们新建的办公楼就要完工了,想想今后的办公环境,大家伙儿都挺高兴的。可是停车场的收费通知一下来,大家又乐不起来了。虽然搬家还在几个月之后,但却马上就要让大家交停车年费、押金。这等于停车场还没看见影,先收一年停车费垫底。


假设有500个员工需要预订停车位的话,一年的停车费小三千,这停车场就等于坐收150万。再加上办卡什么的押金,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沉淀资金”。


揣测沉淀资金,动辄百亿
沉淀资金的规模能有多大?


据媒体测算,截至2011年5月,北京已发放约4000万张公交一卡通。按照每张20元押金计算,押金费就有8亿元。再按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3.5%计算,仅沉淀押金的年利息就高达2800万元。而据《中国青年报》披露的数字,全国发行的公交一卡通数量超过1.8亿张。若以每张卡20元押金计算,便是36亿元。


如此规模,在沉淀资金的大盘子中,一卡通押金仍算不上“大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至今已近两年时间,第三方支付企业仍未公布备付金规模。据某互联网调查企业发布的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年度数据,2011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行业预计整体交易规模达到22038亿元。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预计,其中沉淀资金规模亦将以百亿计。


“透明公开第一步就是这笔资金到底有多少”


王宇(律师,刘巍代理人):


但事实是,消费者几乎很难知道这类资金数目究竟有多少,就连隔三岔五就会被质疑一番的一卡通押金究竟是多少,怎么用的,仍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2012年3月,北京市民刘巍和我,曾向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投诉受理中心和市审计局递交了一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一卡通成本明细及押金利息去向。不过一卡通公司至今还没有答复,其他几个部门的答复我们认为也不能令公众满意。


我们认为公交卡押金这笔资金的运营必须透明公开,前提就是要知道公交卡押金的具体情况,第一步就是这笔资金到底有多少。至于这笔资金的管理办法应该有哪些具体条款,我认为需要进行听证会。一卡通公司并非一个单纯的经营性企业,它所涉及的领域是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因此资金如何使用,企业一家并不能拥有完全决策权。

出路
沉淀资金,可以用于投资


事实上,将沉淀资金用活也并非没有先例。


股票市场中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机制,便是将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统一交由第三方存管机构存管(往往是具备资格的商业银行),其形式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大致相同,不过客户没有用于炒股的资金,将计算利息,并按时返还至客户账户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将沉淀资金用活并不存在技术障碍。


“投资也是在通胀下客户资金保值的方法”


梁小民(经济学家):


老百姓要求政府公布沉淀资金的信息是非常正确的,现在常说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一种信息不对称。老百姓要求公布这些信息,实际上就是要求信息对称。


我认为沉淀资金可以适当地用于投资,并不是说沉淀资金就一定要放着不动。投资也是在高通胀环境下,保证客户资金保值的一种方法。不过要投资,就要先实现公开透明,这笔资金到底是哪些人的,有多少钱,以什么方法投资,客户是否同意你的投资方式。当然这里说的投资,并不一定是说买股票。要对投资风险有一定的掌控,这也就要求投资人不能是一两个人,而是正规的组织,需要受到资金实际拥有者的监督。


投资获得利益了,企业也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管理费,我认为这是合理的,这样老百姓也服气。不像现在这样,有多少钱你也不说,钱干了什么你也不说,这不是一种长久的管理办法。


较真 利息去哪儿 都不知道,
还想返利?


自作多情!


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要求,支付机构接受客户备付金的,应当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并且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


据媒体报道,2011年曾有淘宝卖家质疑支付宝资金管理问题,支付宝官方则以“所有客户备付金委托中国工商银行[3.81
0.00% 股吧
研报]托管,并接受央行监督”公告作为回应,可是数额庞大的资金存入银行,莫非一分利息都没有?以常理计,如此大规模资金进入银行,应产生数额可观的利息,然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对此只字未提,沉淀资金进入银行便成为一潭死水?还是利息归托管银行所有?所有这些问题亟待解答却无人回应。而对于押金等沉淀资金的非正规来源,更是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这正是老百姓纠结之处——自己的钱放入了别人的钱包,连利息去了哪儿都不知道……


在此背景下,老百姓还希望沉淀资金返利于民,是否有点自作多情?


原理
资金怎样沉淀?


沉淀资金本不是什么新词,最早用于银行与企业之中,形容的是日常资金流动过程中,总也用不上的那部分资金,因为稳定故而称为“沉淀”。


随着网络购物等新消费形式的发展,“资金沉淀”也有了新的含义。网络第三方支付资金本应流进流出,为何会产生“沉淀”?


假设消费者A向支付宝中存入资金1000元,一天后用于消费,此时消费者B存入资金1000元,用于后一日消费……如此往复,虽然每个消费者的资金都在流入流出,但支付宝中却“沉淀”了1000元。当消费者数量足够大时,资金沉淀数额也会逐渐增大。同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都设定了较为严苛的资金提取规定,使得多数消费者更倾向于保留第三方账户中的资金而非提取,也使得资金流动速度放缓,更加易于“沉淀”。


与此同时,消费周期缓慢的各类储值消费卡,资金沉淀比例更大,有媒体报道,诸多企业也将发售储值消费卡当成吸揽沉淀资金的手段,赚取投资利益。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