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后恢复建立的股票市场已走过21年有余。中国股票市场是由三部分组成:A股市场、B股市场和H股市场。其中,1990年底创建的A股市场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市场的总市值,都是中国股票市场当之无愧的代表。
如果说第一个十年,中国股市在懵懂“建制”中经历了快速发展,那么,最近十余年中,股市改革渐入深水区,管理层对股市的连番大动作彰显出改革的力量,但制度建设仍有不小空间。
为解决股市的深层次问题,实现股市的长远、健康发展,监管层十年来出台了包括证券公司综合治理、股权分置改革、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及基金业市场化改革等措施。正是这些举措共同形成了一股向上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市场信心,一度推动上证综指站上6124的高点。
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1年十年间,A股总市值由3.7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1.5万亿元,扩大了近6倍,现世界排名第三;投资者账户数由6841.84万户增长到16294.74万户,参与者日益增多;股票总数由1201只增加至2341只,增加了超过一倍。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近十年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一方面,中国股市对世界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企业通过上市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提升了经营水平,也加快了自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
然而,改革中的“阵痛”在所难免。回顾十年间各项大类资产的涨幅,股市基本处于垫底位置,不仅距离楼市、黄金和大宗商品数倍的涨幅相去甚远,同样也低于定期存款,成为物价上涨周期的“最黯淡品种”。
统计显示,十年间,A股IPO及增发融资合计规模高达3.51万亿元,但同期A股的现金分红仅2万亿元,融资是现金分红的1.76倍。且同期A股市场交易印花税总计高达4981.54亿元,几乎已经达到现金分红的四分之一。这些现实都让A股的投资者受伤不已。
曹凤岐表示,中国股市一开始就是为融资者设计的,而不是为投资者设计的。尽管十年间关于融资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但关于投资保护的制度依旧不足。而资本市场本质上应当是投资市场,只有投资者能得到回报的市场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中国股市以往过分重视融资制度的完善,现需加强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完善。
事实上,管理层对此亦有认识,新一任监管层已经出台的系列改革和创新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投资者保护。曹凤岐表示,从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到分红制度,到退市制度改革,包括最近的风险警示制度改革,“政策的方向是对的”,应该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信心,相信中国股市肯定会更加完善。
但他同时指出,要对中国股市有耐心,期待进一步的改革,并且改革应当坚持市场化方向,尽量减少行政干预。
他认为,当前,加强中国资本市场各项制度建设尤为重要。这种“制度建设”应至少包括四方面内容:加强信息披露;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分红制度;继续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实施逐步市场化的原则,逐步淡化股票发行行政审批;完善退市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