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巴西今年上半年外贸顺差达...  [7339]
 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19个...  [6752]
 欧盟再贴近7000万欧元...  [6681]
 印度摩托车销量全球第一(...  [6919]
 俄希望借助贸易投资合作发...  [7502]
 普京说俄罗斯经济复苏进入...  [6924]
 中国助力实现“数字泰国”...  [6843]
 到2030年印度经济将超...  [7419]
 美欧想重启TTIP 要面...  [6743]
 澳洲美食抓住中国胃 华企...  [7664]
 B20峰会在德国开幕 首...  [7305]
 WTO将调查欧盟针对中国...  [5927]
 今年一季度中亚天然气管道...  [6749]
 美联储今年或采取新手段收...  [8319]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全球...  [6220]
 美国经济数据“重头戏” ...  [8402]
 英国经济增长或放慢 服...  [7264]
 澳洲经济前景并不明朗 薪...  [6471]
 美股大选后资金流入近80...  [8043]
 俄罗斯“粮食专列”开进中...  [7663]
 中国中产富裕层奔赴美国 ...  [8926]
 特朗普政策给拉美经济复苏...  [7491]
 欧盟和墨西哥宣布加快新自...  [6684]
 去年中国对美直投达456...  [6424]
 波兰推动农业由“大”转“...  [7952]
 智能经济助全球经济增长可...  [5514]
 巴西2016年外贸顺差为...  [5646]
 为吸引企业回流美国 特...  [7457]
 伊朗总统表示伊政府成功地...  [5993]
 土总统提议与中俄伊贸易使...  [7245]
当前世界经济强反弹不代表新周期开始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8/4/2017      点击次数:7793

  全球经济复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元化涨潮持续推进,美国经济周期领先优势大幅消退,欧洲复苏动能增强,新兴市场相对优势逐步扩大,超预期的短周期反弹正在改变长周期基准。伴随全球增长底线巩固,低通胀呈常态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预期的敏感多变在加剧,金融稳定性缺失将严重威胁长周期复苏的可持续性。因此,当前世界经济强劲的短期反弹并不代表新周期的开始。长期的政策不确定性和高涨的金融风险仍将抑制全球经济的复苏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4日公布的最新全球经济预测,维持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不变,预计2017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3.5%,2018年增长3.6%,但小幅上调了对欧元区及中国经济的增长预估,下调了美国增长预测。因内需比之前预期有着更加强劲的动能,对欧元区今年GDP增长预估上调至1.9%,较4月预估水平提高0.2个百分点。由于一季度经济活动不及预期,把英国今年经济增长预估下调0.3个百分点至1.7%。由于未来财政扩张程度低于预期,下调今年美国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2.1%。 

  IMF最新报告认为,虽然全球经济增速保持不变,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整体格局正在转变,有三项关键性的变化值得重视。从增长结构看,多元化退潮转为多元化涨潮,中国经济对全球复苏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从复苏路径看,超预期的短期反弹虽然未能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但是有望影响长周期复苏的基准路径和基准预期。从风险分布看,金融风险取代复苏风险,成为全球经济的首要威胁。

  去年10月,笔者就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美国经济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周期性领跑”的相对强势在2016年终告结束,2017年全球经济多元化将从退潮转向涨潮。IMF的最新预测,再次确认了多元化涨潮的趋势,并在三个层面进一步凸显。其一,发达国家增长结构调整,由于财政扩张推进缓慢,美国经济增长前景遭到大幅调降,2017年、2018年的增速预测分别下调0.2和0.4个百分点。与之相反,欧元区、日本和加拿大则呈现强劲的短期反弹,2017年增速预测分别上调0.2、0.1和0.6个百分点。由此,美国经济对欧元区的相对强势显著衰减,两者在2017年、2018年的增速差分别收窄0.4和0.5个百分点。其二,新兴市场展现相对优势。较之于4月的预测,IMF上调2017年新兴市场增速0.1个百分点,下调2018年发达国家增速0.1个百分点。受此影响,2017年、2018年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增速差进一步扩大,分别上升至2.6和2.9个百分点。其三,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的贡献增强。危机十年至今,中美经济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美国经济优势衰减的同时,2017年、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在2016年4月至今的6次预测中,IMF对中国经济增速进行了5次调升,1次调平。这表明,得益于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的增长韧性持续巩固,并在全球经济的长周期复苏中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

  IMF最新预测,在多元化涨潮的驱动下,全球经济正迎来强劲的短周期反弹。不过,依据多年来的追踪分析,笔者认为本次反弹虽然难以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但或将显著改变全球经济长周期运行的基准路径和基准预期。首先,增长底线持续巩固。本次IMF虽未调升今明两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但是3.5%和3.6%的预测值不仅大幅高出2008年至2016年的危机均值3.28%,也高出历史均值3.47%。因此,此次超预期的短期反弹有望构建长周期驻点,夯实全球经济的增长底线。其次,低通胀可能成为常态。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经济超预期反弹的同时,各主要经济体依然面临核心通胀疲弱、工资增长缓慢的困境,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多个新兴经济体的核心通胀水平下降。这表明,本轮短期反弹并未真正激活新一轮的需求扩张周期,扩张性政策效应的衰减引致需求曲线正在左移,因此核心通胀的低迷将长期存在。最后,市场预期敏感多变。一方面,多元化涨潮缩小了主要经济体的周期差异,为各大央行提供了收紧货币政策的空间,打破了美联储“一家独鹰”的局面;另一方面,疲弱的通胀水平又使欧央行等主要央行犹豫不决,这又增加了全球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市场预期趋于敏感多变,加速跨地区、跨市场的资本流动,从而加剧全球汇债两市的波动。

  随着全球经济趋于稳定,全球风险的重心也发生关键性迁移。笼罩已久的复苏风险已经逐步消散,金融风险重新成为主要风险,从多个方面威胁全球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第一,资产价格面临重置。今年以来,全球VIX指数(恐慌指数)长期保持历史低位,而以美股为首的各大股市则接连冲高。正如IMF所指出,长期积累的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形成共振,引发市场风险偏好的骤然逆转,造成市场波动性跳升,进而引发高估值资产的价格重置。第二,各国金融压力居高不下。美国货币政策过快正常化、欧元区国家公共债务等问题不仅威胁本国金融稳定,也将对其他国家形成外溢冲击。第三,内向型政策恐将泛滥。由于各国利益博弈加剧,实体经济的保护主义和金融领域的“监管竞次”可能相互叠加,同时造成全球供应链和金融环境的恶化,拖累各国的长周期复苏。

  针对上述风险,中国政府已在提前部署和主动应对。7月以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通过提振金融监管效率、规整金融市场秩序、明确金融职能引导,增强了国家金融安全的内部基础。中美全面经济对话的机制创新,则推动了两国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消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外部工具。因此,随着全球金融风险的日趋高涨,中国经济的确定性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

  概而言之,全球经济复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元化涨潮持续推进,美国经济的周期领先优势大幅消退,欧洲复苏动能增强,新兴市场的相对优势逐步扩大;超预期的短周期反弹正在改变长周期基准。伴随全球增长底线巩固,低通胀的常态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预期的敏感多变在加剧,金融风险成为主要风险,金融稳定性的缺失将严重威胁长周期复苏的可持续性。因此,当前世界经济强劲的短期反弹并不代表新周期的开始。长期的政策不确定性和高涨的金融风险仍将抑制全球经济的复苏。在迅速变化的全球局势下,不变的依然是对确定性的青睐。稳固的金融安全和高度的确定性,将是构筑长期比较优势的关键。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