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游客来美人均消费高居...  [7415]
 全球银行利润三甲属华 英...  [4587]
 唯冠苹果iPad商标案调...  [6905]
 中国家庭净资产超美21%...  [6041]
 中企来美投资纠纷激增 需...  [2279]
 国际金价跌至一年前水平  [2837]
 国际油价跌破每桶80美元...  [3349]
 美国2012年军火出口将...  [6304]
 美国成中企跨境收购最大目...  [3608]
 中国奶粉靠外企并购转型 ...  [6337]
 希腊新民主党赢得选举暂留...  [7112]
 受大地震及核辐射影响 中...  [5824]
 伦敦奥运会中国企业赞助无...  [4358]
 中国银行成为首家获得在台...  [6417]
 美股仍是最安全避风港  [8239]
 中国央行称将坚持稳健货币...  [6307]
 西班牙:欧债危机新的风暴...  [5672]
 纽约油价欧市盘中大幅下跌  [2743]
 欧债恐慌蔓延商品延续跌势...  [5283]
 希腊债务危机升级 留守温...  [3769]
 日元对人民币直接交易启动  [2943]
 中国经济放缓或引发连锁反...  [4127]
 用美国生产取代中国制造?  [6931]
 菲称会为香蕉种植者提供援...  [3084]
 韩华集团获伊拉克 99亿...  [3751]
 李嘉诚:长和系资产交予长...  [7425]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今年房...  [8275]
 不再视为畏途 中国在美投...  [3613]
 中国造纸商喜欢美国废纸 ...  [5736]
 人民日报:“三驾马车”全...  [1724]
规避美方封杀 伊朗着眼私人途径出口原油
来源:新华网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7/3/2018      点击次数:7554

  伊朗副总统埃沙格·贾汉吉里7月1日说,为应对美国方面制裁,伊朗打算允许私人企业出口原油。他同时提醒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其他成员,不要妄想借助提高原油产量方式填补伊朗原油在国际市场上的空缺,否则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6月30日说,他与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通话后,沙特方面同意增加原油日产量,“可能增加200万桶”。

  【有对策】

  贾汉吉里7月1日出席一场活动时说,美国企图“封杀”伊朗原油出口,“我们当然要挫败这一企图……伊朗政府有对策……我们确信,伊朗想要出口多少原油,就能出口多少。”

  他说,将允许把原油交由交易所出售,私人领域可以经由透明方式出口原油。

  贾汉吉里说,伊朗现在拥有一家出口石油和石化产品的交易所。

  美国政府5月初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协议所涉对伊制裁。涉及伊朗石油产业的制裁定于11月生效,对象包括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外国企业。美国国务院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上月26日说,美方正推动所有国家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不会给予违反美国制裁禁令的国家豁免权。

  伊朗拥有世界第四大石油蕴藏量、第二大天然气蕴藏量,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三大产油国。

  【忙敲打】

  贾汉吉里在讲话中提及沙特有意增加原油产量一事。

  “他们(美国人)正乞求沙特人增产,(妄想)一旦伊朗原油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什么也不会发生,”贾汉吉里说,这可没有那么“简单”。

  特朗普6月30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他在通话中请沙特国王萨勒曼增加原油产量,“以弥补供给差额……油价太高了!他同意了!”

  美联社报道,特朗普政府需要依靠沙特和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增加产量,以抵消伊朗原油出口受阻以及油价上涨的影响。

  沙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大产油国,现有日均原油产量为大约1000万桶。白宫说,沙特方面向特朗普承诺可以提高原油产量,称沙特拥有日均200万桶的“备用产能”。

  贾汉吉里警告:“任何想要取代伊朗原油市场地位的人都正在背叛伊朗,终有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

  受宗教、种族、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沙特和伊朗互视对方为“宿敌”。两国2016年断绝外交关系。

  伊朗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加内致信石油输出国组织,要求其他成员国遵守上月达成的一份涉及“集体增加产量”的协议,“不要采取任何不利于这一组织的单边行动”。

  路透社介绍,石油输出国组织自1960年设立以来,尽管成员国常有意见分歧,但最终仍会坚持协调和统一石油政策。即便某些成员国之间爆发战争,就石油政策而言,仍会遵守欧佩克共同立场。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