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港商频频抄底内地楼市 李...  [11876]
 联储局决定维持超低利率不...  [1766]
 中国基建企业海外利润率仅...  [7433]
 中国今年进口原油花万亿元...  [2678]
 中国拟建3000亿美元新...  [6118]
 中国出口遇贸易技术壁垒,...  [5873]
 跨国企业高层为中国入世打...  [974]
 美国:乙醇业消耗大量玉米...  [7861]
 日本福岛大米接连检出辐射...  [7742]
德法誓言拉动欧洲经济复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7/1/2020      点击次数:8065

  6月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会晤。这是德法两国领导人自欧洲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度当面会晤。

  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据美联社报道称,日前,在疫情大流行开始后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中,默克尔和马克龙强调,在德国接任为期6个月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之际,他们决心共同努力,让欧洲各经济体重新走上正轨。

  会晤之前,法国《回声报》网站引述爱丽舍宫的表态称,马克龙希望与默克尔“分享”一项计划,该计划旨在争取所有欧盟国家领导人在7月就欧盟复苏基金和未来数年预算达成一致。爱丽舍宫指出:“我们应该发出欧盟团结互助的信号和欧洲效率的信息。”

  据悉,今年5月,默克尔和马克龙曾共同提议设立一项一次性的50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通过欧盟共同借贷来支持,以帮助受疫情重创的欧盟成员国。之后,欧盟委员会扩展该提议,提出设立一项主要由补贴构成的7500亿欧元基金的计划。

  德国总理府6月29日公布的新闻稿指出,德法领导人重点讨论了欧洲在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议题,德法在经济复苏计划这一问题上的团结一致将可为整个欧盟注入积极动能。默克尔在当天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通过提出设立“复苏基金”的建议,德法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共同发挥作用,“以表明欧洲是我们的未来”。

  展示团结协作意愿

  “德法两国领导人的这次当面会晤具有多重意义:一是起到政治宣示作用,为欧盟整体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二是以面对面的会晤形式,向世界展示欧盟取得的抗疫成果。”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当前,疫情及其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后果持续影响欧洲。作为欧盟最核心的两大成员国,德法两国如能团结携手,无疑将给欧盟渡过危机带来强劲动力。如默克尔所言:“如果德国和法国不一致,那对欧洲的团结不利。”

  从此次会晤议程以及德法两国此前的行动来看,“德法轴心”正在努力协调步伐、凝聚团结合力。

  “此次会晤的一个核心议程是商议‘复苏基金’计划。据悉,7月举行的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峰会将就欧盟‘复苏基金’计划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在此之前,德法两国领导人通过会晤,再次确认双方对于这项计划的支持,以此更好推动这项计划在欧盟获得通过。”赵柯说。

  专家认为,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背景下,德法两国领导人举行面对面会晤,也向欧盟其他成员国表明重启“德法轴心”的决心。“欧洲一体化向前推进,最重要的推动力来自德法两国。当前,两国领导人冒着疫情风险举行会晤,并选在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前夕的时间点,展现出两国继续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为欧盟整体经济复苏发挥应有作用的姿态。”赵柯说。

  依然面临多重阻力

  目前,德法力推的“复苏基金”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在5月计划提出之后,奥地利、丹麦、瑞典、荷兰等国就表示出对该计划的不满,认为应通过贷款而非赠款的方式救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欧盟成员国。

  默克尔在6月29日出席联合记者会上也坦言,“复苏基金”计划当前还面临相当程度的阻力。她指出,这一计划还会有改动,各方必须展开讨论。马克龙当天敦促欧盟各成员国携手合作,争取在7月围绕这一计划达成一致。他表示,重点在于这一基金要能够展现复苏经济的功效,其核心在于提供给成员国的无偿拨款可支持那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尤其严重的国家,而借贷则“只是抬高债务,对改善财政状况的效果微薄”。

  “自欧元诞生以来,欧盟在财政一体化方面一直停滞不前。在疫情背景下,德法提出设立‘复苏基金’,这一计划最重要的制度设计就是无偿拨款,而非贷款。如果计划最终落实,那将成为欧盟财政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赵柯指出,当然,欧盟整体经济复苏的前提仍是全球疫情形势。“如果疫情无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那么欧盟经济的复苏还将面临挑战。”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