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中国成为全球FDI最大流...  [5803]
 IMF“B计划”:绕开美...  [7399]
 俄媒总结2014年俄罗斯...  [8255]
 中法企业相互借力谋共赢  [7062]
 世界经济再平衡迎来关键一...  [8451]
 欧央行维持三大利率不变  [8266]
 俄罗斯经济将陷入衰退 普...  [7524]
 巴黎人民币清算业务正式启...  [6804]
 全球经济复苏迎来新拐点  [7907]
 黄金“无节操”暴跌30美...  [7037]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  [5892]
 “末日博士”:全球经济四...  [7309]
 通缩逼近衰退又起 欧洲货...  [6925]
 欧盟峰会批准了成立300...  [7414]
 贸易驱动转向资本驱动 人...  [8056]
 “欧洲发动机”停摆 政策...  [6835]
 中国企业想开展对俄投资 ...  [658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  [8441]
 全球出口增长疲软加大汇率...  [7984]
 美国取消俄罗斯普惠制待遇...  [6290]
 中国今年出入境旅游贸易逆...  [7048]
 葡萄牙发行10亿欧元短期...  [7094]
 美国对华钢制搁架产品发起...  [7230]
 中国低质煤禁令波及全球矿...  [8355]
 多国企业抱怨在印投资难 ...  [5806]
 花旗:欧洲最快12月推出...  [8065]
 耶伦称过早加息不利于就业...  [7561]
 俄罗斯拟出台刺激车市复苏...  [6087]
 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实际贫...  [5665]
 葡萄牙巨资救助问题银行 ...  [6826]
美国市场:多国追赶“中国制造” 美国制造仍占大头
来源:中新社      编辑:IEAU资讯中心     时间:12/26/2011      点击次数:1426

美国有关报告指出,事实上,中国制造的产品及服务仅占2010年美国消费市场的2.7%,而美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占整个美国消费市场的81.9%。中国产品价格高涨并不会把通胀引入美国。

中新社27日报道,家住纽约的小江在最近的美国购物季中购入数件衣物,她发现其中挂有“中国制造”标签的仅有三分之一。“两年前你会发现买的衣服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她说。


在纽约著名的梅西百货,在一排衬衫柜台前,记者翻看商标,产地丰富,除了中国,还有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秘鲁等地。


就服装领域而言,“中国制造”主要占据了美国的中低端市场,也是此间很多普通消费者的基本选择,相对而言,高中端市场更多为美国本土产品或欧洲进口产品所占据。


今年五月,美通社发布的一则报道说,航运领域的数据显示,美国服装、鞋子的进口商所在地正从中国转向南亚、中美洲等地。


报道说,美国进口的来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正在减弱,相反,来自东南亚和中美洲地区的产品份额正在增加,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此外,来自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署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从中国进口的服装产品,在美国服装进口总金额中所占比例也正在下降。数据显示,截止今年十月底之前的一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所有服装金额占美国进口服装总额约为37.8%,相比较而言,上年为39.2%。


数据显示,美国进口中国服装总额这一年间增长幅度为7.4%,但这也是中国服装输美连续第二年增速减缓。中新社记者同时发现,在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署所列出来的美国前十三大服装进口国中,尽管中国仍占据第一,但这一年间,没有一个国家的份额增幅是小于中国的,基本上都不同程度超越了中国。相比较中国的7.4%,一些国家的增幅甚至达到3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服装的单价却在上升。来自中国纺织品服装业内的估计称,今年中国对美服装产品出口单价提升幅度达到20%。


总额增幅减弱,单价上升,所以美国商务部纺织服装署得出结论,作为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大项的中国服装产品,已在美国同类进口份额中日渐式微。


取而代之的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墨西哥、印度、洪都拉斯、柬埔寨、萨尔瓦多等8个国家。今年,美国进口这8个家服装产品的总额已经开始超过中国。


中国输美服装份额式微的趋势,显然与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造成的出口价格上升密不可分。这一问题也同样存在于中国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问题上,而纺织服装业则是这些行业中的代表,此外中国对美国另一个出口大项家具,今年出口美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来自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经济研究部门的两名高级经济师今年8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以2010年为例,中国制造的服装在整个美国市场占据的份额是35.6%,而美国制造的服装占到24.9%。这也是美国市场上唯一一项中国制造超过美国制造的产品大项。


中国制造的另一大项家具在美国市场占据20%的份额,但是美国制造的家具却占据市场的59.6%;中国制造的轮胎仅占美国市场的1.2%,而美国制造的轮胎却占据美国市场的74.9%。


高级经济师加林娜•霍尔和巴特•霍布简在这份名为《美国市场中的中国制造》的“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经济信函”中指出,事实上,中国制造的产品及服务仅占2010年美国消费市场的2.7%,而美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占整个美国消费市场的81.9%。两位经济学家得出结论,中国产品价格高涨并不会把通胀引入美国。


这个报告也颠覆了很多人对于“中国制造”已经占领美国的错误印象,不过这样的观点并不受到美国媒体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2010年GDP为14.6万亿美元,其中消费一项占到约七成。而2010年,美自华进口货物总额3649.4亿美元,仅占美GDP的2.49%。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