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美参议院通过7400亿美...  [8075]
 巴西央行连续加息 经济回...  [7637]
 美国控通胀压力仍大 7月...  [8347]
 美国利用“债务陷阱”维持...  [8528]
 安倍晋三遇刺后 日本经济...  [7119]
 乌克兰没收11家俄在乌企...  [8054]
 散户大逃离!1700亿资...  [8254]
 巴基斯坦将加强与阿联酋的...  [8042]
 美联储准备大幅加息 美前...  [8401]
 德国不再阻止欧盟对俄罗斯...  [8395]
 印度央行调低印度2022...  [8213]
 俄央行大幅降息300个基...  [8552]
 日本今年黄金周国内旅游人...  [7305]
 匈牙利称准备用卢布购买俄...  [7417]
 欧洲天然气已暴涨240%...  [8252]
 李嘉诚拟售全英最大配电公...  [8367]
 乌克兰国家银行继续对外汇...  [7559]
 俄财政部:俄罗斯居民可以...  [7995]
 日本储蓄率连续2年超34...  [8523]
 亚太经合组织地区2022...  [8125]
 朝鲜总理:朝鲜2021年...  [7559]
 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金融市场...  [8359]
 美国前财长称美联储和市场...  [8487]
 全球最大动力煤出口国宣布...  [8714]
 2022年英国经济复苏面...  [7895]
 RCEP:为疫后全球经济...  [8662]
 全球通胀蔓延 各经济体如...  [9513]
 美国想重回亚洲经济赛道 ...  [7758]
 7年内投入3000亿欧元...  [8462]
 世贸组织宣布“服务贸易国...  [8359]
中国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文 加快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
来源:人民网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7/3/2021      点击次数:6297

从中国工信部获悉,为加快培育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中国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准确把握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总体要求、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10个方面指导意见。

近年来,中国优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上企业发展质量、影响能力等都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含香港和台湾地区)达133家,位居全球第一,但平均营业收入、利润仅为美国入榜企业的81%、60.3%。世界500强品牌数量全球第四,落后于美国、法国和日本。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实施主体,其中优质企业是领头雁、排头兵。加快培育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优质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指导意见》提出,构建梯度培育格局,促进各类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动提升。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

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各类企业发展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对此,《指导意见》从支持企业自身做强做优做大方面提出了六项任务举措:一是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和开放,引导企业更深更广参与到相关项目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凝聚政府、企业合力,共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是把握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四是搭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平台,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协作中共同提升。五是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塑造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六是鼓励企业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支撑企业开放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指导意见》注重发挥优质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在自主创新、强链补链、融通发展等方面,提出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协同创新、鼓励领航企业对上下游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等措施。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