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俄罗斯2013年私有化收...  [6198]
 伦敦扩大人民币业务巩固金...  [7014]
 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报告称...  [5028]
 中国人去年在美购房90亿...  [8450]
 日本国际发展战略框架出炉...  [8307]
 房产税改革——从“试点”...  [8463]
 G20财长会议就避免货币...  [8504]
 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公布1...  [5869]
 中国国内成品油或在19日...  [7442]
 国际商界继续看好中国投资...  [6083]
 英国央行维持低利率和量化...  [5859]
 国际金融市场重回风险偏好...  [5723]
 太平洋联盟将开放成员国间...  [8462]
 货币战争或蔓延至中国 央...  [9237]
 日本政府决定今年8月起削...  [5347]
 新西兰牛奶含有毒物质 8...  [6094]
 美媒称印度2012年经济...  [7083]
 制造业不会因政治因素而回...  [6924]
 主要经济体外储攀高 资金...  [8602]
 联合国报告称2013年世...  [8421]
 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  [6932]
 俄央行称部分国家货币争相...  [5928]
 美专家称美国制造业复苏道...  [6582]
 自今年4月1日起 越南将...  [6230]
 华尔街日报:2013年亚...  [8235]
 俄媒体评出2012年俄罗...  [8463]
 法媒列举2013年全球新...  [8304]
 泰国大米出口陷入低迷 出...  [8326]
 分析称“财政悬崖”影响被...  [7045]
 经济数据转暖 支持美股上...  [7254]
美国想重回亚洲经济赛道 但财政赤字已达二战后最高水平
来源:美国之音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2/4/2021      点击次数:7758

  据美国之音报道,在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希望可以加强与东南亚的接触后,上周末(11月27日),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J. Kritenbrink)启程访问东盟四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这次访问将持续到12月4日。

  美国想成为2023年APEC的主办方

  美国国务院声明称,各方将就地区安全和人权等议题展开商讨,还将讨论美国及其盟友如何改善经济关系,帮助这些国家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的问题。有报道称,康达此行的目的还包括为明年1月,拜登在华盛顿主持与东盟领导人的峰会做准备。

  据《国会山报》,亚洲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区,如果美国不努力让自己融入这场经济游戏中,那么美国就有可能被拒之门外,从而美国人的就业优势就会被剥夺。

  而拜登明确表示美国想成为2023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主办方,重申了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此举被认为是要抑制中国的崛起。据悉,拜登在10月底与东盟成员国举行了线上峰会,这是四年来华盛顿第一次与该集团进行高层接触。而想在2023年担任APEC主席是为了告诉世界,美国准备好重回亚洲经济赛场了。

  美媒认为,主办2023年APEC可以帮助美国在国内建立支持,以继续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进行经济接触。最后,APEC为美国提供了展示其能力、吸引创造就业和商业机会的重要机会。

  2015年10月,美国、日本及加拿大等12个国家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一自贸协定被认为是奥巴马执政期间的重要成果之一。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上任后签署行政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TPP,称退出对美国工人是一件好事。当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她对美国推动退出TPP的做法感到不满。

  美国财政赤字已达二战后最高水平

  据《日经》报道,美国政府财政扩张的脚步停不下来。美国每年的财政赤字超过1万亿美元,已经占到整个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8成,债务余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100%,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高水平。从特朗普执政时期开始,美国财政赤字不断膨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美国2019年的财政赤字1.2万亿美元,比特朗普上任前的2016年增加了5成。除医疗费等财政支出增加外,为刺激经济而进行的大规模减税也起到很大作用。这个数字仅次于刚刚爆发过金融危机的2009年(1.9万亿美元)的水平。美国全年国债发行额也超过1万亿美元,已经形成了世界支撑着美国财政赤字的状况。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