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国官方给出的数据,就业形势正不断好转,但80、90后的求职者仍旧无人问津,研究表明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求职者属于真正的弱势群体。
根据美国乔治城大学教育就业中心给出的数据,千禧一代占据了目前40%的失业或无业人口,相较而言,高于70后所占的37%及40到60后的23%。这意味着目前80、90后的失业人口已高达460万(包括200万的长期失业人口),而70后失业人口也已达到420万,以及战后婴儿潮一代的200万。
乔治城大学这次统计的负责人安德鲁?汉森表示,“千禧一代的失业人数让人震惊,失业问题已向青少年蔓延”。
周四美官方数据显示,本月全美失业率已从5月份的6.3%下降至6.1%,新增288,000个工作岗位,平均时薪增加2%,而5月份CPI同比仅增长2.1%。但根据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智库Generation Opportunity的数据显示,15.2%的18-29岁人口目前正处于失业状态(包括放弃求职者)。《改变自己:事业成功新准则》一书的作者丹?施瓦布如是说:报纸头条上那些关于失业的数据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从经济衰退开始,年轻人就在与资深求职者的竞争中吃尽了苦头。根据多家软件公司及劳务市场给出的数据显示,仅2007到2013年间,40、60后盘踞的工作岗位增加了190万,上升了9个百分点;千禧一代仅以11万、0.3%的增长相形见绌,70后的情况更加糟糕,工作岗位减少了260万,反而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上述软件公司的发言人瑞恩.亨特说到,经济衰退以后基础岗位的工作已人满为患,求职者只能在高竞争力的岗位上寻求机会。
28岁的艾希莉?迈耶可以算是比较幸运,10年从塞林州立大学通信工程本科毕业后,原本想凭借辅修的平面设计在广告业谋求一份自由职业,但为了生计还是进入了马萨诸塞州皮博迪的一家百货公司,时薪10.65美元。艾希莉说,“至少我还有工资和医疗保险来支付账单”,但即便这样,她的收入也很不稳定,“佣金这东西,看年景”,艾希莉感叹到。
俗话说厚积薄发,延迟就业很有可能影响今后的收入增长。相比1980年的26岁,员工如今要熬到30岁才能达到全美的平均收入。乔治城大学研究员汉森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1987-2000年间,全美增加了3000万互联网工作岗位,但当绝大多数千禧一代开始迈入职场的2000-2013年间,新岗位仅仅增加了400万,“经济萧条的时候新员工总是最后一个来第一个走”,汉森说道。
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蓝领工作岗位整体上减少,初入职场的男性相比女性可能会更吃亏,汉森说,“男性求职者往往达不到基本岗位的入门要求”,的确,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至少拥有本科学历。事实上经济衰退期间男女失业比已高达2.6(美劳工部数据),也很可能是因为女性在不受市场环境影响的岗位中占据了更多席位。
高失业率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年轻选民梦想破裂,哈佛政治学院4月份的民调显示,仅有四分之一的18-29岁选民表示“一定会”参加11月份的中期选举,相比5个月前已下降34%,而其中认可奥巴马政府的人数已从一年期的54%下降到了47%。不可否认千禧一代仍然是有力的选民群体,8900万人数远远超过4900万的70后及7500万的40-60后。
但就业市场确实在逐步改善,也有人认为千禧一代事实上处于有利的位置,“雇主们对求职者的年龄其实很在意,高龄自然要求高薪”,施瓦布说,“从预算角度来看,年轻、低廉、对高科技更好的理解无疑更具优势”。艾希莉已不得不开始寻找前台或行政的工作,但她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像我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况且我还年轻,即便32岁再开展事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耐心等等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