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河南省农民工“还巢”趋势...  [7253]
 上海发布来沪人员就业报告  [6245]
 中国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招聘...  [6348]
 北京启动高校“双百行动计...  [7307]
 中国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  [6074]
 中国外派劳工一年向国内汇...  [6932]
 北京为河北内蒙古贫困地区...  [8172]
 “人才争夺战”升级 百万...  [8173]
 石家庄引人才:最高500...  [7224]
 中驻泗水总领事:中企员工...  [7285]
 深圳制造业“回暖” 企业...  [7520]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6827]
 2018博士后创新人才支...  [8402]
 中国年出生人口减少63万...  [8209]
 山东: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期...  [6331]
 英媒:中国820万大学生...  [6874]
 中国6部门动员 14万青...  [5773]
 中国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8326]
 中国南京:40岁以下本科...  [6812]
 中国5年来新增6500万...  [6625]
 2017年上海中职生就业...  [7903]
 中国中高端制造业成为拉动...  [7242]
 2万余名毕业生应聘900...  [7533]
 家政服务:机构多不与从业...  [6620]
 中国人社部启动农民工工资...  [6742]
 年收入近5500亿元 休...  [7602]
 2018中国国家电网考试...  [7319]
 今年北京最大规模招聘会:...  [7414]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707]
 从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 究...  [6392]
二三线城市就业环境好于一线 大学生回流明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7/7/2012      点击次数:5473

从开始找工作起,北京某知名高校研究生刘静,就坚持自己的求职目标——回家乡或去中小城市。她身边不少同学觉得,只要留在北京有个户口,工资低点没关系,但她不这样想,“大城市有很多工作本科生都能做,招聘单位非要研究生学历,太浪费了。扎堆儿大城市的人才很多,即使有了工作,也难有出头之日,去中小城市更能发挥优势。而且大城市空气差、交通堵,不如去苏杭等宜居城市。”

有刘静这样想法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智联招聘最近的调查显示,部分二三线城市就业吸引力正在上升。2012年应届毕业生十大期望就业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厦门、杭州、南京、武汉、西安。与2011年同期数据对比后发现,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城市更加分散,不再大量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跻身吸引力第一集团,并超越深圳,厦门入围大学生最期望就业的十大城市。全国21997名2012年应届毕业生参与了调查。

调查还显示,毕业生在求职时最看重的要素中,“职业发展前景”以51.4%的提及率居于首位;其次为薪酬福利,占46.2%;就业地点以22.6%的提及率排在第三位。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从外地回到家乡、从东南沿海回到中西部地区,这种就业“回流”现象在2011~2012求职季表现得特别明显。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成为吸纳富余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区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但随着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

智联招聘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比例为1.38∶1,到2010年这一比例变为0.99∶1。可见,2010年我国二线城市的劳动力需求已超过一线城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去年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相比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雇用前景越来越好,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不太激烈。所以,当前二三线城市的就业环境总体上要好于一线城市。

“小地方”的吸引力何在?在2009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中,公众给出的排序为:更有人情味(28.4%)、有更高的生活质量(25.3%)、有更大的施展空间(21.1%)、工作更稳定(21.1%)、国家推动区域平衡的各种鼓励政策(12.1%)等。

近年来,为改变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各省区市相关配套政策更多。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也在抢滩二三线城市。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王振中表示,通过对招聘网站中各大企业招聘启事的分析发现,如今不少大型企业,特别是全国性企业,增加了在二三线城市的招聘人数。不少企业开始将研发基地、制造工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还给人才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条件。

如今,不少职场人也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走向。智联招聘2010年发布的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职场人中,有80.8%的人表示,如果有就业机会,会去二三线城市就业。

2010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调查也发现,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职业,79.0%的人表示“肯定会”或“可能会”去中小城市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青年离开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并非盲目逃离,而是一种衡量利弊得失之后的理性考量。在此项调查中,69.6%的人表示,青年选择二三线城市应首要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前景”,69.2%的人认为首要考虑“能否获得幸福感”,65.5%的人选择“能否发挥自己专长”,54.0%的人表示应考虑“能否更好地照顾父母”。

腾讯网友“thomas”认为,很多人之所以在一线城市坚持着,是因为“大城市机会多”。“机会多”除了指岗位多外,还包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发展的机会更大,而人脉关系的重要性在中小城市可能显得更突出。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曾指出,中小城市要想吸引大学生,不但要在硬件上完善配套设施,更要从生活、文化甚至婚姻、养老上,给大学生以“安全感”,让他们落地生根。

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的调查显示,69.8%的人希望二三线城市“提高城市宜居程度”;69.5%的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58.3%的人表示要“加快文化建设,满足年轻人精神需求”;50%的人认为要“降低户籍门槛”。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认为,目前二三线城市虽然和大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这正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好机会,“现在大城市也是以前的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年轻人同样可以把小地方建设得更好。”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