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贵州五大举措狠抓农民工工...  [4894]
 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  [8483]
 优步坚持中国扩张计划 明...  [6249]
 中国教育部:做好2015...  [7092]
 中国教育部门“扭开关”打...  [5873]
 2015届大连高校本专科...  [5904]
 大学生就业压力创新高 平...  [8262]
 中国教育部:2016年起...  [7331]
 导游生存现状调查:大多没...  [5879]
 大学生国庆节爱上打短工 ...  [6378]
 北京将逐年压缩进京人才指...  [6473]
 调查显示,90后较80后...  [5277]
 高校就业调查 多样化就业...  [6102]
 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不足2...  [6387]
 中国人社部:新版职业分类...  [6057]
 参加医保并符合规定自动享...  [7712]
 青海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  [4562]
 河北发布夏季高温津贴试行...  [5791]
 转载:2015年中国教师...  [7514]
 缓解最难就业季需要更高端...  [6782]
 青海选聘750名大学生"...  [6054]
 贵阳市今起调整2015年...  [4809]
 香港富裕人士平均35岁 ...  [6326]
 中国教育部:暑期将对60...  [7250]
 上海“高师带徒”4年签约...  [4773]
 内蒙古:今年计划新招募3...  [5228]
 深圳人社局:头三月18人...  [6268]
 网上中国:“互联网+”催...  [6448]
 小微企业新招毕业生可享1...  [6014]
 李克强勉励清华学子:青年...  [5231]
摩托罗拉移动南京裁员陷僵局 员工抱团拒不签字
来源:北京《京华时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8/24/2012      点击次数:5285

在基本解决了北京的裁员风波后,摩托罗拉移动针对南京研发中心的裁员却陷入了僵局。23日,记者了解到,虽然摩托罗拉移动向南京研发中心的员工提供了40个外地工作的岗位以及各种招聘机会,但南京的大多数员工仍然抱团拒绝签署离职协议。

提供40余外派岗位

成立于1997年的南京研发中心曾经是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三个研发基地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有500多名员工,然而如今这个研发中心却成为摩托罗拉移动裁员中受到影响最大的一个部门。

摩托罗拉移动中国区总裁孟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会为在南京的研发人员提供40个左右去美国或者北京、上海的工作职位,此外还有些员工受国家法律保护也不会离职。依此看来,摩托罗拉移动南京研发中心能够摆脱被裁员的员工比例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按照当地员工表示,南京研发中心是摩托罗拉移动当中为数不多的可以盈利的部门,因此对于被裁撤,这里的员工都认为不可理解。对此,孟檏解释为,该公司将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集中和整合内部资源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因此全球今后将只维持旧金山、芝加哥和北京三个研发中心。

员工抱团拒不签字

与北京的情况不同,摩托罗拉移动南京研发中心的员工面对更为优厚的离职补偿,仍然抱团拒绝在离职协议上签字。一位参与和南京员工进行沟通的摩托罗拉移动内部人士私下对记者表示,“南京的员工要比北京团结得多,他们选出了一些代表,单独和公司达成协议的情况很少出现。”这种员工的团结也让摩托罗拉移动在国内其他地区裁员基本结束的情况下出现唯一的例外。

据了解,摩托罗拉移动南京员工之所以对裁员的反抗较其他地区激烈,是因为他们认为南京相比北京等地,再就业的机会较少,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补偿,或者能够延长一年的服务期,以错开找工作的高峰。不过,摩托罗拉移动在这方面没有继续让步,表示在裁员补偿上,全国必须遵循一个相同的标准,不可能差别对待。

据摩托罗拉移动相关人士介绍,之前公司高层曾经与员工代表进行过沟通,这两天人力部门在与员工进行1对1沟通,但结果并不理想,只有少数员工接受了外派岗位,而大多数员工仍然拒绝在离职协议上签字。他表示,目前公司还在尝试和员工进行沟通,尚未规定一个最后的期限。

招聘机会鲜有问津

为了帮助被裁员工解决就业问题,摩托罗拉移动在南京专门举行了“遣散员工”招聘会,由其人力资源部邀请了同类型企业、猎头公司等前来,其中不乏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摩托罗拉移动的员工对此并不太上心。据了解,在几天的招聘过程中,前去咨询或者投递简历的摩托员工并不多。

对此摩托罗拉移动参与解决此事的一位相关人士介绍,员工不愿意再次就业主要有几方面原因:福利待遇不如原来;工作强度比原来大;新公司知名度没有摩托罗拉高等。“对于他们的想法我非常理解,但摩托罗拉的工作毕竟不是铁饭碗,公司业绩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表示。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