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暨中挪社会政策论坛1日在海南海口召开,中外专家从政策调整与体制变革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扩大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
会议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与体制”为主题,重点围绕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城镇化发展转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破题收入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结构性改革等议题进行研讨。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等收入群体占比逐步提高,既是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释放消费潜力的关键。当前中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涉及诸多利益关系的协调,需通过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产权制度等一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变革来实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提出,政府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有效破解利益关系失衡的矛盾和问题,为实现收入倍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供制度保障。他指出坚持改革“三个不动摇”——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国有经济的正确定位不动摇;坚持打破行政垄断不动摇。
挪威驻华大使馆公使古能表示,社会政策和收入平等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国家平等程度比较高,它的经济增长比平等程度低的国家要快。”古能说,挪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即是社会和谐,而不是增长和分配之间的冲突,但这样的成果需要长期演变,是基于协商和渐进式的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由目前的23%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努力达到40%以上,使其扩大到6亿人左右的规模,这对未来10年中国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
迟福林说,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取决于未来3—5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以及公平有序的社会生态及其制度安排。他建议,结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家尽快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具体行动方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由于收入分配体制与当前经济发展不适应,导致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及劳动收入占总产出比重过低等问题。他建议通过加强收入分配法制化建设,完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征收体系建设,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本次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挪威、美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智库的专家学者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