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我国将提速农村职业教育 ...  [152]
 农村人才需求发生变化 职...  [761]
 九部门联合推进农村职教改...  [382]
 九部门合力推进农村职教改...  [1021]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  [1425]
 载入史册的文化里程碑   [211]
 高分考生弃本科选高职渐趋...  [1546]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7...  [476]
 他们为何放弃本科选高职?...  [1763]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昆...  [437]
 教育部:中职免学费范围将...  [3014]
 职业教育与汽车行业发展对...  [822]
 教育部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  [348]
 确保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方...  [147]
 迈向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   [155]
 教育部举行学习贯彻六中全...  [134]
 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  [107]
 中央财政下拨20亿重点支...  [1446]
浙江欲弥补人才结构短板 重点抓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2/8/2012      点击次数:5953

日前,浙江全省组织部门人才工作例会在该省衢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仅为16.1%,为弥补这一人才结构短板,明年的人才工作抓手之一就是以高层次高技能“两高”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在会议上,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姚志文列举了一组数字:据中组部、国家统计局调查统计,2010年浙江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52.1万人,人才贡献率达到29.9%,居全国第4位、第5位。浙江省“千人计划”5批共引进人才652人,入选前八批国家“千人计划”192人,居全国第四位。

随后在探讨浙江省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时,姚志文提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浙江省380万专业技术人才,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只有3万人,在各省区市列第15位,高技能人才115万,总量居全国第3位,但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仅为16.1%,与全国25.6%平均水平差9.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浙江省内重点高校、大院大所、大企业比较少,因此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总量较小。在明年,浙江将下功夫抓一抓这两类人才。

“在工作目标上,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力建设人才强省、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工作抓手上,要在抓重大人才规划、人才工程、人才平台、人才政策上着眼用力,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以高层次高技能‘两高’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姚志文说。

之所以将“两高”人才列为重点之一,因为他们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急需人才,却也是薄弱环节和“短腿”。

“我曾看到一个龙泉青瓷茶杯,据说是在网上购买的,才6元一个。要是这个茶杯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或者国家级大师做的,那价值就更大了。”姚志文形象地比喻。

在浙江民间,散布着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他们是当地传统工艺的传承者。像龙泉青瓷、青田石雕、乐清黄杨木雕行业等等,都有一大批高人。同时,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学校也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技能人才。

记者注意到,浙江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若渴。

日前,2012浙江省高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就举行。杭钢集团、巨化集团等省内222家企业,推出4050余个岗位,吸引了3595人应聘,现场达成意向率25.4%。这次招聘会上,对生产制造、建筑工程和机械设备类的行业人才需求较大,占整体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其中钣金、修理、焊工、钳工等传统技能人才最受企业欢迎,尤其是高技能人才。

许多企业给技能人才开出了较高的薪水,有些企业开出的最高月工资甚至达到万元。对此,企业纷纷表示,只要肯干、技术过硬,技能人才的薪水不比高学历的人才低,甚至更高。

目前,浙江省已编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目的是支撑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

具体以高技能人才建设系列工程推进行动为抓手,把高职院校、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紧紧抓住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岗位使用、激励评价等环节,加快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重点引进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造就数量充足、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尽快扭转浙江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