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2013年台州市“500...  [6585]
 医药行业吸引海归人才回国...  [4607]
 银行高管变动密集上演 一...  [8252]
 广西人才需求数下滑 财务...  [4921]
 调查显示传媒人才是最缺人...  [7223]
 北京规定月薪14016元...  [5974]
 贵阳第一季度人才供求 营...  [5042]
 咸宁公开选拔71名硕博人...  [3817]
 福建统一招募300名高校...  [6427]
 中国将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  [5919]
 襄州面向全国选聘百名人才  [4812]
 “镇江20条”助推人才国...  [4643]
 中国将专门培养高层次科普...  [7903]
 浙江出台海洋科技人才发展...  [5359]
 滨海新区2013年计划引...  [4263]
 东莞人才新政力度空前 科...  [7324]
 北京、广州、杭州系列人才...  [7164]
 新疆、石家庄、厦门、长春...  [6048]
 山西千名高层次人才下基层  [6375]
 赛维:亏损数十亿裁员万八...  [5342]
 北京:4.5万就业岗位 ...  [6713]
 透视中部结构性用工荒:劳...  [8346]
 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  [9214]
 沧州新增加城镇就业5.5...  [5067]
 法媒:工资普涨,中国社会...  [6313]
 报考限制全国最少 武汉事...  [8409]
 中职就业“逆袭”大学的启...  [5949]
 威海完善就业政策今年将新...  [6672]
 新疆“春风行动”启动 提...  [5431]
 山西去年帮助农民工讨薪5...  [5384]
中石化拟解聘千名应届毕业生 部分学生仅赔2万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27/2013      点击次数:6079

中石化正陷入一场“解约风波”。《经济观察报》获悉,据初步估算,在全国,中石化多个二级子公司正与数千名应届毕业生解除已经签署的三方协议。
 
往年,中石化旗下各下属二级单位均会按例举行校园招聘。但当这些二级单位在今年1月份将招聘计划上报至集团总部时,遭到了总部的否定。
 
中石化一位内部人士称,中石化在1月中旬召开了2012年年终工作会之后,改变了招聘政策,由各二级单位自主招聘改为“网上报名,统一考试”的形式。
 
目前,中石化拥有超过106万名员工,为央企之最,因此人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中石化在工资、薪金及其他员工福利方面支出3626.3亿元,较2010年增长25.8%。
 
事实上,近两年来,由于国际油价高企,中石化炼油板块持续亏损,迫使中石化不得不下决心严控用工总量,降低人工成本。涉及此次解约风波的中石化的一家二级子公司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作为央企,中石化又不能直接采取裁员的办法,因而选择减少招聘新入职员工。
 
解约
 
1月24日,尚明接到了学校就业老师的通知,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将会来校与签订了三方协议的应届毕业生解约。
 
尚明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应届毕业生。去年10月份,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来学校宣讲,他与数百名同学一起参与了报名。很幸运的是,尚明被录用了,并签署了意向书。
 
与此同时,尚明和不少同学还接到了中海油的面试通知书。但为了留住这些应届毕业生,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紧接着让他们直接签署了三方协议。
 
据尚明介绍,此次与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签约的有76人。这些应届毕业生也由此放弃了来自中海油的面试机会。
 
与尚明一样,孙阳也憧憬着未来进入到中石化工作。孙就读于西安石油大学定向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孙阳和他班上的70多名学生都将在毕业后顺利到中石化工作。
 
所谓定向班,即学校与中石化签订合作协议,学生不得考研、出国,不得与其他公司签约,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中石化工作。据了解,定向培养班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70多人中,已经有19名学生在2012年5月份便与中石化华北石油局签订了三方协议。而不少学生则早在2011年便与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签订了协议。
 
同样是在1月份,孙阳和他的同学们等来的也是被解约。
 
在得知要被解约后,尚明询问过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士,对方的答复是正在和总部斡旋。但最终,天然气分公司告知他们,中石化总部不承认这些三方协议。
 
事实上,从2012年底至今,除了天然气分公司外,中石化下属的胜利油田、江苏油田、河南油田、中原油田、燕山石化、仪征化纤等二级单位均陆续开始了校园招聘。
 
2012年11月12日,中石化的二级单位江苏油田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了宣讲会,并与部分学生签署了三方协议。
 
紧接着,中石化下属的部分二级单位组团还来到清华、北大宣讲招聘。与此同时,中石化人才招聘网上也贴出了“2013年度中国石化校园招聘行程安排”。
 
但这些招聘信息及行程安排立刻被撤掉了。从1月9日开始,各大高校的学生陆续接到中石化二级单位的通知,要求和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的学生解约。
新政策
 
取而代之的是,中石化公布了新的招聘计划,即采取网上报名、统一考试的方式。据统计,此次中石化各二级单位共招聘2011名学生,与往年的9000多个名额相去甚远。
 
此外,此前与部分应届毕业生签约的江苏油田、燕山石化和仪征化纤等公司在此次公告中并没有招聘计划,甚至连中石化最大的油田——胜利油田也没有名额。
 
尚明说,与其他没有名额的二级单位相比,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还拥有200个名额。“如果通过考试,还是有机会进入的。”
 
但孙阳和他的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中原油田和河南油田在新的招聘政策中没有名额,因而他们想进入中石化的梦想泡汤。
 
中原油田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今年原本按照往年的规模招聘学生,但后来发现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不招了。
 
为此,中原油田和河南油田给每位被解约的应届毕业生赔偿了2万元,并与他们解除了2011年签订的定向培养协议。
 
新的招聘政策也打了“关系户”一个措手不及。由于中石化的工作稳定,收入不菲,因而大多数中石化的职工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在毕业后进入到中石化工作。
 
胜利油田的一位职工称,在中石化去年12月份公布招聘行程前,胜利油田的部分职员询问油田高管,得到的答案是2012年胜利油田将会招收600个名额。
 
毕业于长江大学的王天告诉《经济观察报》,由于父母均在胜利油田工作,因而在这次招聘中放弃了中石油和中海油,直奔中石化。但没有想到的是,胜利油田今年竟然不招了。
 
一位律师告诉《经济观察报》,公司单方面提出解约属于违约行为,学生若不同意公司提出的赔偿金额,可提出仲裁。
 
截至记者发稿,中石化2013校园招聘报名人数已达13439人。如今,中石油和中海油的校园招聘时间已过,那些被解约的学生不得不一边抗议,一边准备接下来的考试。
 
中石化一位内部人士称,过去的招聘政策导致中石化这么多年来员工人数越来越多,新的政策目的就是在于控制人员数量。
效益倒逼
 
1月中旬,中石化在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之后,将严控用工总量提上议程。按照中石化的计划,由于中石化是央企,因而中石化不会采取简单裁员的办法,只能靠减少招聘人数。
 
前述中石化一位二级子公司的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采取这种方式也是希望通过时间的推移来逐步消化。未来在人员方面可能更加偏重于系统内部调剂。
 
“总部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已经将其纳入到了各个子公司领导人的绩效考核中。”上述高管称。
 
过去,中石化各个二级单位均采取自主招聘的方式。这些二级单位也多采取职工子女优先引进的政策;而子女在入学时,职工也多让子女读与石化相关的专业,以便未来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中石化工作。
 
但正是在这种招聘政策的引导下,中石化的职工队伍越来越庞大。与之相反的是,中石化的人工成本则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2011年,中石化在工资、薪金及其他员工福利方面支出3626.3亿元,较2010年增长25.8%,且目前中石化员工年龄层老化,退休金支出方面也将大幅增长。
 
此外,中石化近两年的效益也开始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中石化炼油业务板块继续亏损,亏损额高达164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中石化与中石油相去甚远。2011年,中石油净利润为1329.84亿元,而中石化仅为717亿元。即便是中海油,净利润也高达702.6亿元。
 
2011年4月份,傅成玉空降中石化,担任董事长。傅成玉一直奉行“用更少的人,创造更高的效率”,因而在他入主中石化后,便开启了精简人员的计划。
 
在刚刚过去的中石化2012年度会议上,傅成玉称,要严格控制用工总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事实上,在傅成玉上台后不久,便对镇海炼化提出了减员要求。当时,镇海炼化的员工人数在6000名左右。
 
傅成玉认为,按照镇海炼化现有的规模,员工人数应该在3000人左右。傅要求镇海炼化应该有计划地将员工数量减少到3000人。
 
此后,镇海炼化的领导层随即制定了减员计划:争取经过10至15年的努力,在4100万吨/年炼油和220万吨/年乙烯规模下,将职工总数控制在3500人以内,实现“以最少的人管理最大的炼化企业”。
 
在傅成玉看来,要打造世界一流,就要强调劳动生产率。按照傅的计划,中石化将通过产业规模的扩张来逐步摊薄100万职工。
 
《经济观察报》获得的资料显示,中石化裁员计划的第一步是从劳务工、社会用工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削减。
 
为此,中石化将建立一个新的人员流动机制,即旗下子公司若缺人手,应尽量少招人,在其他子公司的富余人员中进行调动。
 
中石化回应
 
另据人民网最新消息,中石化有关部门负责人称其中有关涉及中石化二级单位与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以及中石化2011年人工成本等报道内容严重失实,造成企业内外思想混乱,给企业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在没有核实新闻来源和真实性的前提下,恶意炒作中石化,误导社会舆论,对此表示强烈的愤慨。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