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小型软件外包公司,到美国超威(AMD)公司、美国赛贝斯(Sybase)公司,再到创新工场、百度,在一干实习公司中,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生蒋卫寅最终选择了以CDMA(码分多址)技术闻名的美国高通(Qualcomm)上海分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安卓系统音频模块研发的外企,现在他正在美国加州参加公司培训。
像蒋卫寅一样,毕业后选择在外企研发部门工作的硕士、博士并不在少数。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组织的“2012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外企工作人员的幸福感指数较高。眼下这个求职季,许多名校大学生对外企趋之若鹜,一些求职网站上,外企讨论区一直是最热闹的版块。
外企研发部门大肆揽才
蒋卫寅所在的高通上海分公司,大约有150人,其中七八成是研发人员。“这里大部分是新人,不招本科生,搞研发的学历都在硕士以上。”蒋卫寅介绍。
同是复旦大学毕业的赵迎宾选择了微软。微软公司分为研究院和工程院,研究院主要从事前沿科学研究,以博士居多。“工程院做软件开发,用不到那么高端的人才,以本科生和硕士为主,博士来这里反而没有特别优势。”本科毕业后,赵迎宾来到上海微软工程院,负责与服务器相关的管理工具,面向企业用户。
赵迎宾的印象中,上海微软工程院刚刚成立七年,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1998年,微软公司斥巨资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并于2001年正式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基础研究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曾公开表示,我国最优秀人才的40%都流向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或大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
外企普遍对人才要求较高。在大众汽车的英文招聘启事中,高级分析师这一职位的应征者,必须毕业于中国的“一流大学”。除了英文必须流利以外,最好也能熟练掌握德语。福特汽车公司与中国的技术培训项目,中国约有170名工程师和学者参与其中。目前福特全球的员工已经超过了16.6万,截至2010年年底,福特及其在华合/投资企业在中国的员工总数超过2万名。
欧进萍表示,高端人才是宝贵的稀缺资源,我们应该明确定位,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优质人力资源,是资本,是宝贝。或许面对就业压力的焦虑会使我们难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早已认识到。如果说跨国公司早期在华兴办合资和独资企业时,看中的是我国的资源、廉价劳动力、优惠政策和巨大市场,那么他们近期在我国大规模兴办研发机构,是看中了中国的高端人才。
十年增加逾千外企研发机构
欧进萍拿出这样的数据:我国高技术产品的60%-90%是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生产的;短短10年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了1200余家研发机构,其中一些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已达3000-5000人。
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些企业在原先建立的生产工厂基础上,又扩展其在华研发机构;有些则是将生产链搬到中国,突出研发本土化。
排在第12位的大众公司,早已开始了其在华业务。目前在中国已有13家企业,近年尤其突出在华的研发投入。大众汽车至今共投入3.5亿多欧元,扩建其在华的产品研发中心,利用本地研发人员的能力,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产品开发工作。2005年11月上市的帕萨特领驭,就是由上海大众汽车全部自主研发和生产的。
三星则是将整条生产链搬到中国,突出研发优势。中国三星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第二个三星。要建立“第二个三星”,就需要在中国本土构筑一个包括企划、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在内的完整经营体系。其核心是要建立研发的本土化。目前,三星电子已在中国建立了7个独立研究所,17个研究机构。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负责通信技术的先行研发;广州三星通信研究院负责手机终端的研发;三星电子中国设计研究所负责家电及IT产品设计。
惠普也与三星一样,看中了中国的研发人才。基于北京强大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源,惠普开设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这一企业服务器、存储和网络(ESSN)研究中心成为惠普进行网络和信息分析研究的全球枢纽,中心成立之后,与现有的惠普中国研究院和华三研发团队并驾齐驱,进一步加强惠普在中国的研发能力。
近百年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先进产业不断涌现并快速规模化,其核心驱动和支撑是科技创新,其核心要素是人才。外企在华的研究机构仍然在继续“红火”着,如蒋卫寅和赵迎宾这样,选择外企研发部门的优秀人才依旧不在少数。这既是对国内企业创新力的考验,也为国家人才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