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2月28日《京华时报》)
中职生教育周期短、入学难度小、花费数额少,工作却更好找,堪称“低投入高产出”;大学生教育周期长、入学难度大、花费数额大,工作却更难找,堪称“高投入低产出”。中职教育在性价比上的胜出,有三点启示值得各方面牢牢记取。
对大学而言,要坦承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脱节的不足,要摆脱“关门办学”的弊端,对专业设置、教育方式进行科学调整。既要避免汉语、英语以及普通数学、物理、化学等“长线专业”的办学中,机械地按照“惯性”设定招生规模;又要避免盲目跟风所谓热门专业,导致类似计算机、外贸、法律、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过多过滥,结果弄成热门专业成就业冷门。要以就业的新动向为导向,以学校自身的实力和特点为基础,设置定位准确的教育专业,设定合理的招生规模,开设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这才是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也才是对教育负责的态度。
对中职学校而言,中国制造产业的大繁荣造就了对职业工人的巨大需求,而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需求决定了中职生的就业景气。然而,数字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不足,中职生就业层次不高,上升潜力不足,职业素养与企业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这都是中职院校需要冷静思考和大力改善的地方,切忌走入“一美遮百丑”的误区。
对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既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好的环境,也要为国家人力需求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为经济繁荣提供更多高素质的“蓝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