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  [156]
 教育部要求从八个方面提高...  [174]
 校企深度合作从何处  [731]
 “十二五”中职教师增5万...  [558]
 首届全国高职教育文化育人...  [331]
 中石油高管去年人均年收入...  [4021]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  [279]
 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  [103]
 "冠名班"就业安置爽约 ...  [464]
 职业教育不是培训廉价劳动...  [244]
 高职教育改革面临“拐点”...  [177]
 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  [156]
 中英两国共同在天津举行中...  [1044]
 未来5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  [2031]
 探究中职发展内涵:“技能...  [194]
 教育部未来5年将组织45...  [784]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  [376]
 教育部组织30所高校对口...  [112]
 140所高职院校校长聊就...  [143]
 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  [1332]
 全国高职教育专家聚会研讨...  [546]
 “两院院士辽宁职校行”启...  [132]
 百所高职院校探讨校园文化...  [218]
 中国提速农村职业教育 组...  [2112]
 2011全国职业院校宣传...  [639]
 只要能为职场提供人才高职...  [176]
 中职示范校建设重规模更应...  [104]
 中央财政下拨2011年中...  [778]
 中国职业教育与旅游行业发...  [373]
 关注教育布局调整:寻找各...  [513]
成都就业调查:应届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进入“体制内”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6/29/2013      点击次数:6434

      “史上最难就业季”究竟有多难?中国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专题调查报告显示——

  调查发现:应届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进入“体制内”,多想进入国企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对薪酬期望较高,希望到大城市、大型国有企业等发展平台好的地方工作,且大多不愿自主创业。由于僧多粥少,很多毕业生未能如愿,择业观单一及结构性矛盾,成为“就业难”的主因。

  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究竟有多难?6月24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2013年成都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专题调查报告》,在综合学校性质后选取9所在蓉高校进行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认为“就业难”的是2012年的近两倍,而择业观单一及结构性矛盾,成为“难”的主因。

  就业难,难在择业观

  调查显示,61.4%的大学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比上年差,几乎是2012年(2012年为35.3%)的两倍。在“打算就业”的被调查者中,54.3%的“已经落实或签约工作单位”,这中间有近九成的人都“并非一次性成功”;另有41.9%的人尚未落实单位,这中间又有超过六成的人“已经联系了10个甚至更多单位”。

  该课题负责人、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高级统计师喻志强告诉记者,就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以及宏观经济的双重因素,客观上造成“就业难”局面,但择业观单一及机构性矛盾突出,是内在原因。

  调查发现,应届毕业生多想进入“国企”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硕士毕业生为例,62.7%的人‘想去国企’,30.5%的人‘想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喻志强表示,大学毕业生热衷于进入“体制内”,“对薪酬期望较高,希望到大城市、大型国有企业等发展平台好的地方工作,且大多不愿自主创业,从而导致竞争激烈、心愿难遂。”

  记者翻查报告后发现,今年西部民企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一方面,进入高校招聘的单位主要来自川、渝、云、贵等西部地区,仅少数来自粤、琼等东南沿海地区;其次,已签约毕业生中,签约本省及其他西部地区的人数近七成,占了69.66%,去东部沿海的仅12.4%。其中,进入西部民营企业的毕业生达到55.6%。

  成调队在对用人单位走访后发现,学历高、技能好、情商高这三类毕业生最受欢迎。

  多方联动实现多元化就业

  破解“就业难”,功不在一朝一夕。报告在大量走访的基础上给出建议。

  从内在看,当地政府应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如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应该加大,着力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并兼顾发展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及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从外因看,毕业生应打破“重报酬、轻发展”,“重工作条件、轻工作机遇”,“重享受、轻奋斗”的旧观念,高校方面则应适当增加关于职业规划的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的择业、就业心态。

  喻志强告诉记者,要打破就业通道狭窄的局面,还应该多方联动,打造就业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迅速、低成本优势,让毕业生的求职效率更高。”他还认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政府应建立鼓励、引导、扶持大学生到基层及边远地区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就业优惠政策,让毕业生对前景充满信心。如落实学费减免、落实户口、服务3—5年以上提供进修机会、职称评定优先、岗位福利附加、资金扶持等,这样可以引导大学毕业生带着知识、技术到广阔的农村发展,实现多元化的就业途径。”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