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职业资格备案中心 | 国际行业评审委员会 | 纽贝兰教育学院 | 世界名商评鉴 | 世界名人评鉴 | 国际社会事务评审 | 潜能开发委员会 | 全球企业注册服务
首页 联合会概述 资质 认证权威 盈利与年薪 认证项目 证书样式 战略合作 免费会员 焦点访谈 联系我们 联合会导航
 ◆ 相关新闻列表
 我国将提速农村职业教育 ...  [152]
 农村人才需求发生变化 职...  [761]
 九部门联合推进农村职教改...  [382]
 九部门合力推进农村职教改...  [1021]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  [1425]
 载入史册的文化里程碑   [211]
 高分考生弃本科选高职渐趋...  [1546]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7...  [476]
 他们为何放弃本科选高职?...  [1763]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昆...  [437]
 教育部:中职免学费范围将...  [3014]
 职业教育与汽车行业发展对...  [822]
 教育部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  [348]
 确保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确方...  [147]
 迈向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   [155]
 教育部举行学习贯彻六中全...  [134]
 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  [107]
 中央财政下拨20亿重点支...  [1446]
2015届大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74.5%
来源:大连日报      编辑:IEAU新闻中心     时间:11/3/2015      点击次数:5904

  大连是一座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城市,现有全日制普通高校28所,2015届毕业生83126人,比2014年多3000余人。为掌握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服务,2015年6月,市人社局高校中心和市委高校工委联合组织开展了2015届大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工作。在 “乐调查”网站平台和“大连高校就业创业导航”微信公众账号开展调查。全市28所高校2000余名毕业生参与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35份。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在连院校2015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74.5%,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2015届大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

  参与调查的毕业生大连生源占20.2%,非大连生源占79.8%,男女比例相当,本专科比例为3∶1。从抽样调查情况看,截至6月末,在连院校2015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74.5%,相比2014年73.3%、2013年69.18%、2012年62.33%均有所提升,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通过对已签订劳动合同的1014名毕业生进行统计,在大连就业的占47.58%(占全体调查者的26.2%),其中,大连生源毕业生的在连就业愿望更加强烈,有79.91%的大连生源毕业生在大连就业。

  民营企业是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主体

  从已落实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在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60.21%,在各类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22.21%,在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仅占4.44%。通过对企业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最强,占29.81%,其次是国有企业,占20.24%,合资企业为10.56%。

  调查还显示,多数毕业生认为即将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相关性。调查显示,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关”或“很相关”的占半数以上,认为“不很相关”和“很不相关”的为20.53%。

  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遇到的前3项困难依次是:缺乏实践经验、综合能力不强和缺乏社会关系。其中缺乏实践经验比例最大,占53.29%,综合能力不强占 36.08%,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有所欠缺,各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有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学有所用。缺乏社会关系占 32.83%,一方面要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另一方面要为其搭建规范的就业平台。这就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毕业生深入发掘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转换毕业生就业技能,提升其就业能力,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抽样调查及数据分析,他认为日后在开展就业指导活动中,应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匹配力度,形式多样,点面结合,形成服务品牌。将就业指导服务向前延伸,组织专业机构对大学生广泛关注的求职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由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较均衡,可充分发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库的资源优势,使大学生多侧面地了解政策法规、职业测评、法律维权等多方面知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专家库,吸纳各类专家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及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进入专家库,发挥感召带动作用,创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


 
Copyright(C)2010-2050 ©版权所有 国际评审认证联合会